【题目】读黄河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里的“天上”是指_____,“海”是指________。
(2)①河段流经________高原,河水的含沙量剧增,使黄河下游形成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易洪水泛滥,因此在治理黄河下游洪水泛滥的措施有_________。
(3)①②③④河段中,初春时节会出现凌汛的河段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符号)。
(4)判断水利枢纽Q位于第______和第______阶梯的交界处,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_________。
【答案】巴颜喀拉山 渤海 黄土 地上河 加固大堤 ③ ④ 二 三 治沙
【解析】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1)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里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脉,“海”是指渤海。
(2)黄河①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3)河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可能出现凌汛现象。由此可知,①②③④河段中,初春时节会出现凌汛的河段是③④。
(4)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太行山脉,在阶梯交界处形成了Q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以水利枢纽Q位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如图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因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洞庭湖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由于种种原因,洞庭湖面积骤减。
材料二:洞庭湖变迁
(1)洞庭湖有数条水道与北面的长江相通,同时还接纳了四条较大的河流,它们是澧水、沅水、资水和________。
(2)导致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________。
(3)请写出两条治理保护洞庭湖的建议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美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的电影中心好莱坞位于旧金山附近
B.西雅图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城
C.底特律以钢铁制造业闻名
D.芝加哥是美国的交通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