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
(2)写出我国疆域四至点所在省区。
(3)陆上邻国:A ,B ,D ,P ;隔海相望国家:a ,b ;c ;内海为 。
【答案】(1)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处在53°N-4°N之间,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中国的疆域四至是中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 最南端在海南省;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朝鲜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印度
韩国 日本 菲律宾 渤海
【解析】
:该题以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疆域四至、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处在53°N-4°N之间,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中国的疆域四至是中国领土的最北端是在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属于黑龙江省; 最南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属于海南省;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属于黑龙江省;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读图可知,陆上邻国:A是朝鲜,B是俄罗斯,D是哈萨克斯坦,P是印度;隔海相望国家:a是韩国,b是日本,c是菲律宾;内海为渤海。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数码所代表的邻国是:
⑧ 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临海⑩是_____________
读下面我国六省轮廓图,回答:
(3)有两个简称的是3 云南省和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及名称)
(4)图中六个省区中临海的是6山东省和______________。(填代号及名称)
(5)关于图中六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1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B、2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是鄂,省会在武汉。
C、3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D、4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相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①-④代表的作物分别是
A.甜菜、花生、甘蔗、油菜B.甜菜、油菜、花生、甘蔗
C.甜菜、花生、油菜、甘蔗D.甘蔗、油菜、花生、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地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端点之一,A地是
A.黑河
B.漠河
C.腾冲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B.西北部人口密度大,东南部人口密度小
C.东南部、西北部人口密度差不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A或B)图,日照市冬季的主导风向是________风。
(2)夏季风是来自太平洋的______季风和印度洋的________季风,受其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日照市夏季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反映了我国气候的一个主要特征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气温与降水 B. 地形与气候 C. 风俗习惯 D. 经济发展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看位于( )
A. 西半球、北半球B. 东半球、北半球
C. 西半球、南半球D. 东半球、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
A. 北温带B. 南温带C. 热带D. 北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
A. 亚欧大陆的东部、大西洋的西岸
B. 亚欧大陆的西部、大西洋的东岸
C. 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D. 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