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学校学生要组织一次爬山活动,所到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题.

【1】图中所示地区最高处的海拔( )

A.低于1000米 B.低于1100米

C.高于1000米 D.高于1100米

【2】图中C处的地形应为( )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山顶

【3】学生在爬山过程中想在一处景色秀丽的河边休息,此处一般在图中的( )处.

A.A B.B

C.C D.D

【答案】

【1】C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解: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图中所示地区最高处的海拔是1000米以上.根据题意.

故选:C.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解:读图可知,图中C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是鞍部.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解:读图可知,图中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该部位能形成河流,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比较富裕,是因为(

A.制造业发达 B.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

C.大量出口石油资源 D.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读“孝感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

【1】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

C.公路是西北﹣东南向 D.比例尺为1:500000

【2】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若在地建果园,最适宜种植菠萝和香蕉

B.甲乙丙丁四村中宜发展成小城镇的是丁村

C.甲乙两村间拟建公路方案容易建设

D.拟建水库发电,其大坝选址合理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东地区最多和最缺乏的资源是(

A.太阳能、淡水 B.风力、生物

C.石油、淡水 D.石油、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东南高,西北低 B.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以平原为主 D.中部高四周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台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台湾省就是台湾岛 B.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C.台湾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D.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的主场活动在杭州举行,主题是:________。( )

A.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B.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C.保护环境,你我共参与D.守住生态环境红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完成题.

【1】关于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2】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于4月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论坛将主题确定为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看图请描述亚洲海陆位置:

2亚洲南北气温差异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洲东部、南部 气候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这两个区域粮食作物都盛产

4读图2,亚洲的地势特点 ,并简述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