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
A.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无棣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了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材料二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三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材料四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1)材料一表明,十年来中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与____________政策的落实密不可分。
(2)由材料二可知,中国人口的_______问题越来越明显。
(3)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目前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一位的是________省。
(4)由材料三可知,目前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属于__________ 的表现, 请结合无棣县城的发展,分析其两方面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中国人口总数为13.7亿,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导致广东取代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有(____)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 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
④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人口普查的结果是人口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你认为现在我国在人口方面_______政策的产生与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直接相关,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材料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检测 题型:选择题
可以泛舟河湖,漫步园林、古镇,欣赏小桥流水人家景观的地方是( )
A. 长江三角洲 B. 京津唐地区 C. 准噶尔盆地 D. 三江源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侨谊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判断题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侨谊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判断题
如果在北极点盖一间房,房的四周都是朝南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侨谊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中学野外户外训练营举行登山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图
1.图中4条登山路线中,最省力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根据海拔范围判断,图示等高线地形图属于_____地形类型。
A. 平原 B. 盆地 C. 丘陵 D. 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侨谊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昼夜更替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 四季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练习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 )
A. 5° B. 10° C. 15° D. 20°
2.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
A. 由南向北递增 B. 由南向北递减
C. 由南向北先减后增 D. 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3.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