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肤色、 、 、头型 等。其中 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山顶间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千米。
(2)甲山的海拔是 米,甲山比乙山低 米。
(3)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 。
(4)若图中丙地的气温是22°C, 根据一般规律,甲山顶的气温 ℃
(5)EF是 (填“山脊 或“山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四省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省中,与福建省相邻的是___________,有两个简称的是_____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填写省区名称)
(2)四省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____,有热带面积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民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写省区名称)
(3)下列关于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B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C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武汉市
D、D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内海:D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为:云南省、 、广东省 、 。
(3)F省的行政中心是 ,N省的行政中心是 。
(4)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是以黑龙江省的 和云南省的腾冲为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① ___ ___ ,③ __ ____ ,④ ___ ___ ,⑥ ____ __
(2)亚洲的气候具有 _____ _ 、 ___ ___ 显著和 ___ ___ 分布广的特点.其面积最大的是气候是 ___ ___ 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_______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A. 中国农民丰收B. 中国农民C. 中国农民秋收D. 中国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去太原市旅游,并将旅途见闻记录下来。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人特别爱吃醋,当地流传“山西老醯(xī,醋的旧称)儿爱吃酷,交枪不交醋葫芦”的说法。山西有3000多年的酿醋史,山西老陈醋更是以其“酸、香、甜、绵、醇”著称。它除了作为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之外,早已融入了山西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1)山西省西临______省,其东西两侧分别是________和吕梁山脉,年降水量在800毫米_______(以上/以下),属于_______(干湿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________和高粱等,所以当地饮食多以面食为主,杂粮面尤多。杂粮面较其他食物难消化,长期食用的话,会引起胃部的不适。醋可以增加胃液的酸度,有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
材料二: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经“蒸、酵、熏、淋、陈”五步法酿制但只有经历“夏晒三伏积淀,冬捞三九终归”的陈酿过程的醋才能叫“老陈醋”,这项技术要把醋放在缸内,进行9~12个月的“陈酿期”酿造,使其分量减半。
(2)太原所产老陈醋远近闻名,该地夏季气温______,光照时间______、强度大,水分易蒸发,正是“伏晒”的好时机;冬季气温在0℃______(以上/以下),缸中的水结冰,“捞冰”可以将水分剔除,这样可提高醋的浓度,提升醋的质量。
(3)黄河第二大支流______流经太原,为酿醋提供优质水源;太原地处河谷地区,土壤肥沃,适宜高粱、大麦、豌豆等的生长,为酿醋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
(4)自商周以来太原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人口,众多的人口为发展酿醋业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和_______。
材料三:太原某酿造厂成功研究出利用太阳能酿制老陈醋的新工艺,夏天酿造时间3-4天,冬天7-8天,占地只需原来的1/15,封闭生产,保证卫生,经该工艺陈酿好的醋可自动流入包装车间,实现了全自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5)依据材料,说出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新型生产工艺的优点。(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地区与其住房、风俗习惯不相符的是( )
A.黄土高原——窑洞——吃面食
B.华北平原——砖瓦房——赛龙舟
C.内蒙古高原——蒙古包——赛马
D.西双版纳——竹楼——泼水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