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读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东流,注入渤海.
(2)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3)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华北平原,⑥黄土高原.
(4)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A.
(5)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分析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东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2)“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护坡林),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3)依据位置,图中地形区⑤为华北平原,⑥为黄土高原.
(4)依据位置,图中A为桃花峪,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点.
(5)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变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故答案为:(1)青藏;巴颜喀拉;几;渤;(2)水土保持;(3)华北;黄土;(4)A;(5)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变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点评 本题考查黄河流域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子啊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D.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主要原因是南北纬度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
(3)黄河下游河段游荡在华北平原,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有(  )
A.人口数量增多,人口素质提高
B.短期内劳动力增加,社会负担减轻
C.完全解决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D.延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下列传统文化不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
A.陕北腰鼓B.信天游C.京剧D.秦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南海.
(2)三沙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琼.
(3)写出相邻国家的名称A越南;B菲律宾.
(4)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法占有和掠夺,试从资源和交通地位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南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中国南下太平洋的门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中“西气”的起点A是轮南油气田,它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东输”的终点B是上海,它所濒临的海是东海.
(2)西气东输线路经过的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甲是山西,人口较多的省份乙是河南.
(3)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该工程在开发利用新疆的油气.资源时,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
A.亚洲南北跨度大B.亚洲三面环海
C.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D.亚洲纬度范围广,海陆跨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明画了一幅有关印度的地图,请找出图中地理事物标注错误的(  )
①阿拉伯海   ②印度河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南回归线   ⑤孟加拉湾 ⑥缅甸.
A.①②③B.②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