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我国的各种地形中,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题。
2013年后该省( )
A. 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 芽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 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 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8亿吨,已连续5年超过6亿吨。下图为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以推断东北三省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粮食亩产量高 ③粮食质量好 ④粮食总产量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A. 气候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 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 D. 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3】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垦湿地和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③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北地区图,完成小题。
【1】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建设用地
【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
B.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C. 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D.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长江流域范围及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沿岸城市起源的主导因素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水运条件便利
C. 气候温暖湿润 D. 地形平坦
【2】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江中下游河段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为该地区经济发屐提供了能源保障
B.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C. 长江中上游地区凭借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工业发展迅速
D. 长江流域东西方向的交通运输仍以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运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幅员江阔,地域差异显著。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确定此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水热条件、农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等明显不同。某学校地理课外小组利用歌谣总结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物特点,下面歌谣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灌溉
B.湿润半湿润,四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C.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二或三,水稻为重点
D.南河流量大,水位变化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3)位于A地区,被称为“黑土地”的地形区是 。
(4)B地区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因盛产 ,被称为“东方甜岛”。
(5)C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在一些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着 农业。
(6)D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黄河含沙量增长最快的河段位于下列地形区中的:(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2】黄河自桃花峪以下至利津河段含沙量下降的原因:
A.进入华北平原,流速减慢,河水中所含泥沙部分沉积于河床
B.黄土高原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成绩显著
C.大量引黄河水灌溉两岸农田,使该河段水量减少
D.黄河初春或初冬发生凌汛现象,使该河段流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