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8.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某岛屿,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各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由长到短列出甲乙丙丁四地昼长时间排序.
(2)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4)近年来,乙地雪线海拔高度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
(5)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区域分界线,则丙地可能是哪座山脉?
(6)丁山地所处地区最大水系的最大支流是什么?在秋末冬初易出现洪水泛滥现象,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分析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地带性规律表现得不够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非地带性现象.

解答 解:(1)由”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可知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为夏季,又根据自然带的基带可确定四地的纬度位置,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昼越长,四地由长到短排列为丁>乙>丙>甲.
(2)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加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
(3)乙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故雪线低于南坡.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
(4)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雪线海拔高度逐年上升;应采取的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加强国际合作.
(5)丙秦岭与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6)丁长白山所处东北地区地区最大水系的最大支流是松花江;松花江自低纬流向高纬.秋末冬初,气温降低,松花江下游冰封时间早于上游,造成河道阻塞,出现凌汛,易发生洪水泛滥.
故答案为:(1)丁>乙>丙>甲;(2)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加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3)乙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故雪线低于南坡.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4)全球变暖;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加强国际合作;(5)秦岭;(6)丁长白山所处东北地区地区最大水系的最大支流是松花江;松花江自低纬流向高纬.秋末冬初,气温降低,松花江下游冰封时间早于上游,造成河道阻塞,出现凌汛,易发生洪水泛滥.

点评 主要考查对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等考点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示洋流名称是(  )
A.加那利寒流B.墨西哥湾暖流C.西澳大利亚寒流D.本格拉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胶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位于暖温带B.全部位于中温带
C.位于季风区D.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B.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C.每条经线各自成一个圆圈D.北极和南极各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填绘地图

在图中填七大洲四大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黄河发源于(  )
A.唐古拉山B.冈底斯山C.雅拉达泽峰D.珠穆朗玛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国家铜矿资源丰富
B.甲河河口附近的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C.甲地和上海高温不同期、雨季同期
D.1月份甲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山西省大力发展火电工业,变原煤输出为电力输出.这样做的好处有(  )
①节省运输成本  ②改善当地环境  ③缓解交通压力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地方收入.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