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66.5°S被人们称为南回归线。 ( )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地处两大洲、两大洋的“”位置,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A是 , 该海峡位于岛屿B与半岛C之间,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
(2)东南亚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热带经济作物种类多、产量大,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有天然橡胶、、、蕉麻。
(3)中南半岛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及三角洲地区。
(4)下列东南亚的旅游资源与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
A.花园城市——印度尼西亚
B.吴哥窟——柬埔寨
C.下龙湾——新加坡
D.水上市场——缅甸仰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
C.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水能
D.有利于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洲面积广大,自然地理环境复杂,读亚洲地形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判读正确的是
A. 字母P代表太平洋 B. 字母E代表大高加索山脉
C. 字母G代表非洲 D. 字母F代表巴拿马运河
【2】关于亚洲地形、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B. 河流H受地势影响自北向南流
C. 亚洲大多数河流下游流经峡谷地带,水流湍急
D. 亚洲地势最高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它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3】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巨大,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四地判读不正确的是
A. 图①中有骆驼、帐篷,说明该地区气候干燥,所以图①位于西亚地区
B. 图②中有驯鹿、雪橇,说明该地区气候寒冷,所以图②位于北亚地区
C. 图③中有小船,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所以图③位于南亚地区
D. 图④中有马、蒙古包,说明该地区是草原地区,所以图④位于东南亚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晨同学暑假期间外出考察长江三角洲和青藏高原。读图回答问题。
(1)在长江三角洲,小晨参观了________市浦东新区,领略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苏杭”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城市)。
(2)考察青藏高原时,小晨的行李中准备了防晒霜和御寒衣物。请你任选一种物品,说出其地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西宁沿________铁路到拉萨,沿途可见窗外的草地上,“高原之舟”________正悠闲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4)小晨了解到________是青藏高原的特色粮食作物。这种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________地带。
(5)科学考察发现,________山脉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而今成为世界最雄伟高大山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幅比例尺为1:7500,000的地图上,量的白银与兰州之间的直线距离是0.95厘米,则两地之间实际直线距离是( )
A.71.3千米
B.713千米
C.750千米
D.8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分别为中国28个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之一。读图回答。
(1)A省是________,B是________山脉。
(2)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3)读图乙,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适合在云贵高原发展的经济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两点)。
(4)两大高原都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原因是:
①地表条件不同: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而黄土高原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两点)。
②相同点:
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 年 10 月 17 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发射中心升空,飞船搭载两名宇航 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读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 A→B之间 B. B→C之间 C. C→D之间 D. D→A之间
【2】秋分时泰州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昼夜等长 D. 极昼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