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南极洲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
B.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东半球
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
D.我国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7月
【2】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
A.昆仑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无法判断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人酷爱樱花,把它称之为“国花”.在樱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四大岛屿中最早和最晚看到樱花盛开的岛屿分别是( )
A. 九州岛 北海道岛 B. 北海道岛 本州岛 C. 四国岛 本州岛 D. 本州岛 九州岛
【2】导致樱花开发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因素 B. 地形地势 C. 纬度因素 D. 树种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A. 甲、乙之间 B. 甲、丙之间 C. 丙、丁之间 D. 乙、丁之间
【2】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端午赛龙舟 B. 乙──那达慕大会
C. 丙──迎送宾客献哈达 D. 丁──冬季滑雪运动
【3】我国丁地区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二至三熟,其原因是丁地区: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河流湖泊众多
C.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气温高,降水丰富
【4】下列水果盛产于乙地区的一组是 :
A. 苹果、香蕉 B. .荔枝、龙眼 C. 苹果、梨子 D. 椰子、菠萝
【5】导致甲地区自然景观从东向西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过渡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位置 B. 气候(气温和降水) C. 地形、地势 D. 纬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完成各题。
【1】关于东南亚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主要由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B.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十字路口”
C.该地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伊洛瓦底江
D.该地区火山、地震较少
【2】图b反映出雅加达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B.终年高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3】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四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依次是( )
A.棉花、茶叶、蕉麻、天然橡胶
B.棕油、蕉麻、椰子、天然橡胶
C.椰子、茶叶、稻米、棉花
D.胡椒、椰子、木棉、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泰安)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优于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
D. 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洲气候分布图甲、乙”,回答:
(1)读甲图A、B、C三城市气候资料分析,由A—B—C年降水量有何变化? 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地居民的餐桌上常见牛排、奶酪等食品,试从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当地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
(3)从纬度位置上看,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是五带的__________带。
(4)乙图中,②为 气候,该种气候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洲西部人种为___________.(白色、黑色、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邵阳)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阴影区黄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黄土是由风从沿海湿润地区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
B. 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
C.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
D. 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①窑洞 ②碉楼 ③信天游 ④京剧 ⑤白羊肚头巾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与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②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3)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甲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水产养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