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造成我国东部油菜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

(2)读图乙,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__,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湖.

(3)读图丙,可判断武汉的气候为__,经过武汉的铁路干线是__线.

【答案】纬度位置 长江流域 鄱阳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京广

【解析】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读图分析可知:

(1)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春季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依次开放。

(2)我国油菜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鄱阳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为我国最大淡水湖泊。

(3)武汉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该城市位于南方地区,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经过武汉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泰安)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优于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

D. 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产区与物产组合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甘蔗 B. 华北平原——油菜

C.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 D. 海南岛——大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暑假期间,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分两组对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进行考察。通过考察,队员们发现祖国各地的自然和人文差异很大。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考察总结时,两组考察队员对比发现,图示A线两侧的农业分布有很大差异:该线以东,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大多呈片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该线以西,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2)考察东部的队员们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两地的 存在差异.

(3)在考察东部的过程中,队员们到达长江流域时了解到那里有许多商品粮基地,请结合图中信息与所学知识分析长江流域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考察西部的队员通过考察了解到,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5)在考察西部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B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双选)

A.水能资源 B.森林资源 C.风能 D.太阳能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我国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发生的变化是

A.人口总数下降B.劳动人口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上升

2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人口综合素质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从沙特进口石油,海上运输线最近的是( )

A. 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中国

B.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中国

C. 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中国

D. 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中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盆地;③是_______河。

(2)①地的农作物主要为一年_______熟,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该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乙地区长绒棉生产区沿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市和台湾省所处的干湿区分别是( )

A. 半湿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B.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C. 半干旱区和浸润区 D. 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