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顶部终年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纬度低 C.海拔高 D.海拔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其中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增而逐渐下降,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把非常高,因此其顶部终年积雪,故本题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从我国各大江大河径流分布看,长江、珠江、黑龙江径流量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径流量较少,水资源十分紧张,形成“三江丰富,四河紧张”的局面。再加上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和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更加剧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程度。

材料二 漫画“就地取材”。

(1)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

(2)漫画就地取材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节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年降水量的是(  )
A.1000mm
B.200mm
C.680mm
D.880mm
(2)如图,B地的河流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大
B.水流量小
C.无结冰期
D.江阔水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1图中①表示的山脉是(  )

A. 阿尔泰山B. 天山C. 昆仑山D. 祁连山

2图中②表示的高原是(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3下列有关西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被景观由东到西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C.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

D. 我国最长内流河分布在准噶尔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示意图。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球公转到图右所示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左中的: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2当太阳直射点由③移动到④点时,我们泰安各地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是:

A. 昼<夜,昼渐短 B. 昼<夜,昼渐长 C. 昼>夜,昼渐长 D. 昼>夜,昼渐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 昼夜的更替 B. 四季的更替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温度带的形成

2P点此时正处在( )

A. 日出时刻 B. 中午时刻 C. 日落时刻 D. 午夜时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太平洋 B.南极洲、北冰洋

C.北美洲、大西洋 D.南美洲、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

(1)读图乙,该日地球位于图甲所示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 (数码)位置,图中A地将迎来__________ (黎明/黄昏)。

⑵读图丙,泰安(36°02′N,117°08′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发现,在正午阳光照射下,树影朝向偏________________ (北或南);一年中当正午树影最长时,泰安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

(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________ (季节)的光照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甲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 40°N,20°W B. 40°N,20°E

C. 40°S,20°W D. 40°S,20°E

2丙地所在的半球是

A. 东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南半球

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3从纬度位置看,乙地位于

A. 高纬度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低纬度地区 D. 不确定

4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丁地的正南方向 B. 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

C. 乙地日出时刻总比甲地早 D. 丁地日出时刻总比丙地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