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盛行偏南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尼罗河河水上涨,进入枯水期 B. 南非高原大部分地区都一片葱绿
C. 刚果盆地寒冷干燥 D. 开普敦正处温和多雨的季节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题型:选择题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的强弱关系 B. 冬季分的强弱关系
C. 距海远近的不同 D. 热力性质差异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5.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同步检测 题型:解答题
(题文)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含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金砖五国分布于亚洲、 、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填字母)。
(2)金砖五国中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国家是 (填字母),该国分布着有“地球之肺”之称的___________(植被)。
(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金砖五国均属于_____国家,他们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_____”。
(4)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举办时,D国的开普敦正处于_______季,尝试描述开普敦的气候特征: ,该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
(5)在下面网格图中,将厦门市缺失的10—12月份的气候图补绘完整。
(6)北半球陆地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份,而厦门市一年中的最冷月却出现在 月份,原因是 。
(7)厦门市的气温年较差为 ,年降水量为 。该市是全国著名宜居城市,人口稠密,其形成原因有: 。(任答一点)
(8)厦门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开普敦气候特征的最大区别是 ,这种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下面的实验验证了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季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同步检测 题型:解答题
阅读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提供的甲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在坐标图上绘制该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分配柱状图。
(2)比较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判断:甲地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约为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约为 ℃。气温年较差为 ℃。该地月降水量超过100豪米的月份是 月至 月。
(3)比较分析可见: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不同特征是 。
(4)据此分析出,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甲 ,乙 。
(5)以下城市中可能与甲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可能与乙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北京 B、希腊的雅典 C、泉州 D、伊拉克的巴格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改造自然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适应环境的是( )
A. 阿拉伯人习惯穿白色长袍 B. 日本人喜欢吃海鲜
C. 巴西人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 D. 因纽特人住冰雪小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2 气温和降水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降水量的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①一般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②一般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降水多
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中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
A. 荒漠地区 B. 高原、山区
C.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 内陆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3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同步检测 题型:解答题
神奇的北纬45度被称为“黄金草原带”,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蒙牛特仓苏的奶源就在这个黄金奶源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是“黄金草原带”上的世界著名畜牧业区,其中C区位于______洲,该大洲西临______洋,居民主要信仰______教。
(2)C所在大洲与D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
(3)“黄金草原带”的气候条件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其中降水量一般比赤道地区______,其气温年变化情况与乙图中的______图基本吻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