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______为主,农作物熟制是______,是我国_______程度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2)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________的重工业基地。

(3)山脉A是________,河流B是________,平原C是________,该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D处是中朝界河__________

(4)下列描述体现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是_________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C.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5)用两个字概括东北三省气候特点____________

【答案】平原 一年一熟 机械化 最大 小兴安岭 松花江 三江平原 鸭绿江 A 冷湿

【解析】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8.8万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2)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油等。其依靠丰富的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3)读图可知,图中山脉A是小兴安岭,河流B是松花江,平原C是三江平原,该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D处是中朝界河鸭绿江。

4)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故A正确。

5)东北三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冷湿,其原因是纬度较高,在此条件下发育了肥沃的土族,被称为“黑土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 )
A.无数条
B.各一条
C.一条
D.各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北京市地图,天津在北京的________方向。

(2)读中国地图,中国地图的数字式比例尺是________,

(3)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试算北京到天津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比较两幅图的比例尺:________地图比例尺大,________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详细的地图是________,表示的地理事物简略的地图是________ (填北京市地图或中国地图)

(5)一般来说,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________,(填大或小);内容越________(填详细或简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的家乡江津属于哪一个温度带、干湿地区和哪种气候类型( )
A.亚热带、湿润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湿润区、热带季风气候
C.暖温带、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
D.中温带、干旱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B.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C.是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D.被称为澳大利亚的“海上生命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影响我国的季风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风向判断,我国正处于_________(填“夏”或“冬”)季, 这一季节,我市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2)图中①箭头表示_________季风(填“东南“或”“西南”);②箭头表示_________季风(填“东南“或”“西南”),主要来自_________洋。

(3)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的雨热配合情况是_________,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

(5)此类风很难以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原因有_____

①纬度位置太高 ②远离海洋 ③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夏季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
A.漠河县北极村
B.托克逊
C.吐鲁番
D.火烧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诗,说明了长江水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最后注入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