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房屋的高度一般为2~3米,长度在30米左右,宽度在15米左右。墙壁一般厚10厘米,多采用“夹心饼干”式,即两面是耐低温的薄钢板,中间是致密的带小孔的保温材料。请你根据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解释这样建房的原因。

答案:略
提示:

主要从南极的严寒气候方面来考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如图1,完成下列各题.精英家教网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出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南极圈中的A是
 
洋.北极圈中的B是
 
大陆.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③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④南极地区没有人定居.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如图2属于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5)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北极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北极地区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由于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部,每年都会出现极昼与极夜现象。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冬半年为极夜。极夜来临之际,美丽的极光五颜六色、绚烂缤纷。但极光之美,无法掩饰北冰洋恶劣的气候。这里终年雪飘,气候严寒,海冰约有300万年的历史。在冬季,80%的北冰洋洋面被冰封住;夏季也有多半洋面结冰。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它与南极地区一样,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科学考察的重要领域。北极是全球环境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球环境变暖引起北极地区大气、海洋发生了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将对北半球国家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2004年7月28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西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1)请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北冰洋 北美洲 亚洲 欧洲 大西洋 太平洋

(2)根据材料所述,判断北极地区的夏半年应该为________月。

(3)北极点在地点C的________;地点A在地点D的________。

(4)根据材料中提供的经度、纬度位置,我国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的________点。

(5)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6)请列举北极地区有哪些重要资源。

(7)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069

读北极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北极地区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由于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部,每年都会出现极昼与极夜现象。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冬半年为极夜。极夜来临之际,美丽的极光五颜六色、绚烂缤纷。但极光之美,无法掩饰北冰洋恶劣的气候。这里终年雪飘,气候严寒,海冰约有300万年的历史。在冬季,80%的北冰洋洋面被冰封住;夏季也有多半洋面结冰。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它与南极地区一样,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科学考察的重要领域。北极是全球环境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球环境变暖引起北极地区大气、海洋发生了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将对北半球国家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2004年7月28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西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1)请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北冰洋 北美洲 亚洲 欧洲 大西洋 太平洋

(2)根据材料所述,判断北极地区的夏半年应该为________月。

(3)北极点在地点C的________;地点A在地点D的________。

(4)根据材料中提供的经度、纬度位置,我国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的________点。

(5)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6)请列举北极地区有哪些重要资源。

(7)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043

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房屋的高度一般为2~3米,长度在30米左右,宽度在15米左右。墙壁一般厚10厘米,多采用“夹心饼干”式,即两面是耐低温的薄钢板,中间是致密的带小孔的保温材料。请你根据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解释这样建房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