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黄河流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
(2)图中湖泊甲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乙是 (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②是平原。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丙 (地形区)。黄河下游流水速度减缓,泥沙沉积、河床逐年升高,形成“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分界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分界线中,表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夏季风对我国的降水影响较大,使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呈现出的总趋势是 。
(2)图中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此线以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图中山脉A是 , 山脉B是 。
(4)图中④字所在位置以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以北地区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盆地,该盆地中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南亚一月、七月风向图”和“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南亚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 B. 七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
C. 雨季吹东北季风 D. 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降水
【2】有关孟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B. 全年温和多雨
C. 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3】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B. 频发的水旱灾害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定,两次“绿色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C. 目前,推行了控制生育计划,人口增长速度很缓慢
D. 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主要石油运输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生产量最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
A. 中国 B. 西欧 C. 北美 D. 中东
【2】我国从波斯湾沿岸进口石油运往上海港,最近的航线依次经过 ( )
A.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B. 波斯湾→直布罗陀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C.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D.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
A. 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B. 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C. 黄赤交角的存在 D. 太阳光线的直线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保持空气的洁净、清新,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农民把秸秆粉碎还田,作为肥料
B. 农村用沼气、城市用天然气做饭
C. 坐私家车上班、上学,减少拥挤
D.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①的名称是 , 它是俄罗斯的首都。
(2)城市②的名称是 , 它是俄罗斯第大城市和重要海港。
(3)河流④是河,⑤是河,⑥是河,⑦是河。
(4)⑧是湖,它是世界最的湖泊。
(5)③是工业区,它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同学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29°N,112°E B. 29°N,112°W
C. 29°S,112°E D. 29°S,112°W
【2】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
A. 自北向南 B. 自西南向东北
C. 自南向北 D. 自东北向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神奇的北纬45度被称为“黄金草原带” ,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蒙牛特仑苏的奶源就是在这个黄金奶源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A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被称为“三线”经过的地方,请任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美洲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下列地理事物与其形成原因相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红海 B.东非大裂 C.阿尔卑斯山脉 D.东欧平原上起伏的低丘
(4)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与日本一样多火山地震,它们都位于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
(5)图中①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