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 水利枢纽;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 ”。
(2)归纳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 。长江入海口的直辖市A简称是 。它是我国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3)长江沿江地带是承东启西的纽带,把沿海经济带与 地区连接起来,构成“H”型局。
(4)读图,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 为加强水土保持,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5)说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
(1)三峡 黄金水道
(2)沿江分布 沪或申
(3)西部
(4)增大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梯田等。
(5)提供航运、淡水资源、水能等,可发展养殖业,旅游业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甲是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2)长江是贯穿我国东西的大动脉,该区域城市具有沿长江分布的特点.其中上海简称沪或申,依靠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对东部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纽带作用,形成了“H”型格局.
(4)读图3,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增大.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因素,造成了在雨季时期长江流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为此国家制定了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建设防护林绿色工程.
(5)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 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格局形象比喻为“射向太平洋的箭”,弓是我国的海岸线,箭身是长江,那么“箭头”是
A. 上海 B. 北京 C. 广东 D. 山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A.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C.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 )
A.科技力量极为雄厚 B.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
C.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D.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3】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邻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B.能源矿产丰富
C.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 D.技术力量雄厚
【4】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
A.上海 B.南京 C.杭州 D.苏州
【5】下列不属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的是( )
A.提供灌溉水源 B.提供便利水运 C.提供旅游资源 D.提供水利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四个国家的轮廓图,关于图中四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中虚线是北回归线
B. 乙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不利于农业发展
C. 丙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D. 丁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 )
A. 珠江三角洲 B. 江淮平原
C. 黄河三角洲 D. 东北平原
【2】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不断升高 B. 市场需求变化
C. 土壤肥力下降 D. 降水不断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美国农业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化生产,全国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业带(区),甲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的是 带,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简述形成该农业带的社会经济条件 。(2)甲图中①是 市,有“硅谷”之称。请据图乙说明该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 。
(3)正在筹备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从图中①城市某公司订购了一批高科技产品,用于场馆建设。若将这批产品在①市港口装船,运往巴西东海岸的里约热内卢市图中经过的海洋和交通要道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