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气候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农民种植大豆。东北平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其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是
①黑土肥沃
②春季多雨水源充足
③气象灾害少
④夏季高温, 雨热同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威海中考)读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盆地周围的绿洲,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矿产 B. 水源
C. 地形 D. 交通
【2】关于该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位于我国第三阶梯上
B.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C. 坎儿井是当地最古老的饮水工程
D. 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甜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南半岛地区的地形和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东流
B.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向北流
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间向四周流
D.河流由北向南流,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地理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工厂废水排放,河流污染
B.平谷产桃区遭冰雹袭击,几乎绝产
C.台风“威尔”造成海南17人死亡
D.1976年唐山大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山脉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B. 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D. 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图中省区②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草场退化 B. 土地石漠化 C. 水土流失 D. 水污染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古代埃及,每年7月,非洲中部充沛的雨水使尼罗河的水位升高,溢出河床,流向两岸;河水退后,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待来年的好收成。可以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
(1)埃及的西奈半岛位于______洲,苏伊士运河沟通了_______和__________,从而大大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
(2)尼罗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因为埃及有大面积的沙漠,所以该国主要的农业区均位于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属于_________农业。
(3)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是尼罗河的两条主要的支流,完成以下结构图反映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_________
(4)为防止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埃及于1960年建造了阿斯旺水坝。对于阿斯旺水坝建造的利与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关于利与弊,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观点: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读“亚洲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及“不同地区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 中国江南的“鱼米之乡”
(1)亚洲季风区主要分布在亚洲____和____地区。
(2)中国江南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同但景观差异明显,原因是( )
A.中国江南地区深受季风的影响
B.阿拉伯半岛距离海洋遥远
C.中国江南地区光热条件更丰富
D.阿拉伯半岛水旱灾害频繁
其中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填空)
(3)表示亚洲夏季风风向的是___图(甲图或乙图),此季风从___吹向___,为季风区带来丰沛的_____。有的年份该季风强度异常,使得季风区发生_____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天津中考)读某区域“之”字状公路景观和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两地坡度较陡的是______,②地的海拔是__________米。
(2)图中甲地地形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
(3)图中A处箭头表示河流的流向,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流向大体为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4)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主要原因是( )
A.尽可能减缓坡度 B.尽可能缩短距离
C.尽可能避开河流 D.尽可能提高速度
(5)本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为了减轻危害,可实施哪些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