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我们学校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填序号)

(2)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填序号)

(3)①②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_______山——土耳其海峡;⑥⑦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世界最小的大洲是______洲。

【答案】 大高加索山 巴拿马运河 南极洲 大洋洲

【解析】

根据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我们所在的大洲是亚洲,西面是欧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是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形状呈S形,印度洋完全在东半球,北冰洋在北极点附近,进行分析解答。

(1)图中①是亚洲,②是欧洲,③是非洲,④是大洋洲,⑤是南极洲,⑥是北美洲,⑦是南美洲,我国所在的大洲是亚洲,故是①。

(2)图中⑧是太平洋,⑨是大西洋,⑩是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故是⑩。

(3)图中①是亚洲,②是欧洲,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图中⑥是北美洲,⑦是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故亚欧两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4)在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上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2cm,两地实地距离为( )
A.2千米
B.20千米
C.200千米
D.0.2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台湾岛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行政区A________,城市E________,铁路线C线________

(2)A、B两地由于面积限制,采用“上天下海”的方法,其中“上天”指________,“下海”指________。虽然面积狭小,但经济发达,美誉众多,列举一个A地的美誉________

(3)图中D为台湾省西海岸的________盐场,说一说该地成为盐场的有利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是据右图描述的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自四周向中部气温逐渐升高 B.自四周向中部气温逐渐降低

C.南低北高 D.南高北低

(5)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________型经济。台湾省的“硅谷”________作为台湾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缩影,所生产的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较( )
A.低
B.高
C.东
D.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表格中1月平均气温广州是13.3℃,哈尔滨是-19.4℃,从图表中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______(大或小)。

(2)根据表格计算出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______

(3)根据图中广州至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概括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______

(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不在北方,而是在青藏高山高原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与图中的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我国东面的岛国是( )
A.韩国
B.日本
C.菲律宾
D.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漫画“鲸吞农田”,完成下面小题。

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住房占用大量耕地B.动物食物紧缺,水资源枯竭

C.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动物生存D.全球气候变暖,动物食物增多

2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长②跨流域调水③保护耕地④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上距离是12厘米,实地距离是36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