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8.材料分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10年以来,云南遭遇三年连旱,12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400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多地旱情严重,农作物受灾,干旱已造成云南超过310万人饮水困难…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三 我国淡水资源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沿海城市也不例外.因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有些城市的地下形成了大漏斗.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材料四  

(1)由材料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已兴建         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三峡.
(2)结合材料,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
(3)从材料可知,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合理/不合理),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最有效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你认为有哪些节水措施?(至少写出两点)一水多用、人走关紧水龙头、喷灌、滴灌.

分析 跨世纪的四大工程是指: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四项工程.
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
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山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冀地区.
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南水北调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解答 解:(1)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夏秋多,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少;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三峡.
(2)结合材料三可知,我国南方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北方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20%;因此可判断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
(3)结合材料三可知,我国南方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耕地占全国总量的40%,北方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20%,耕地占全国总量的60%,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最有效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节水措施有:一水多用、人走关紧水龙头、喷灌、滴灌等.
故答案为:(1)夏秋多冬春少;三峡;(2)南多北少;(3)不合理;跨流域调水;(4)一水多用、人走关紧水龙头、喷灌、滴灌.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解决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初三上第一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位于南寒带

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

C.③地位于南半球

D.④地位于西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北京的降水集中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能源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B.水能C.天然气D.煤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初三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按地表形态来看,C处是,F处是。

2.A山的高度是____________m,从山下攀登到A山山顶,较容易的是______(南、北)坡;

3.如果图中D、E表示的是河流,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南部、太平洋西岸.×(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