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外国人眼中的“无色中国”,判断下面小题
【1】【1】日本小朋友说:“我在‘金色中国’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水稻” ( )
【2】【2】法国小朋友说:“我在‘黄色中国’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造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 ( )
【3】【3】“银色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因而本地区的地热资源丰富。 ( )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边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诗句体现地球自转现象的是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2】左图是某时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四地在该日中白昼最短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左图的地球光照日期可能位于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中哪一位置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三江平原是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共同汇流冲击而成。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为了保护环境,分别设立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四大分区看,图甲位于_______地区,图乙位于______地区。
(2)图甲中,A 是_______平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收获_______次,下列农作物(青稞、小麦、玉米、油菜)中,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__________,请从气候角度评价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山脉 B 是_______;河流 C 是_______,注入_______洋。
(4)图乙所示区域是我国多条大河的源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5)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共同保护的生态环境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青藏高原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对我国乃至亚洲都有极其重要影响。“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均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依据材料,列表比较青藏高原内部的地理环境差异
我国正在积极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怒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这里除了三条大河的支流众多外,还分布有大量湖泊和沼泽。当冰雪融化或降雨较多时,湖泊可以蓄水;冰雪冻结或降雨稀少时,湖泊可以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水量。大面积的沼泽同样起着补给河流水量的作用。国家公园的设立将有利于加速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
(2)挑出文中的二处错误(抄原文)。
错误一 错误二 错误三 。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
(3)请从“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中,任选其一,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 (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问题
【1】某省级行政区被简称为“苏”,其行政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B”区域 B.“C”区域 C.“D”区域
【2】确定图中“D”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地形 B.人口分布 C.民族政策
【3】四大地理区域差异非常明显,生活习俗各有特色,其中“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丘陵平原广布,树木四季常绿,河流汛期长,流量大”该区域为图中字母( )所在的区域,而且该区域( )
A.C;人口密集,民房多为平顶房,陆路运输普遍,摘棉花、骑骆驼、搭帐篷
B.B、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缺水严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有南水北调工程
C.C;以稻米为主食,小桥流水人家,园林广布,民歌曲调温柔,吃粽子、带斗笠
【4】图中通过②处的界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选出概括最全面的选项
(1)1月份0°C等温线
(2)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3)4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5)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
A.(1)(2)(3)
B.(1)(2)(4)(5)
C.(1)(2)(5)
【5】图中③所在地区( )
A.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
B.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
C.林海雪原的景观经常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