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大散居,小聚居
B.汉族只分布在东部地区
C.小散居,大聚居
D.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边远山区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家要在洪泽城区买房,为出行方便准备买一楼,但爸爸担心房间的光照不好。小明建议元旦假期去看房。如果这几天光照条件好,那整年都不会有问题。根据这段材料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明建议的看房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 c-d之间且更接近d
B. c-d之间且更接近c
C. d-a之间且更接近d
【2】运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小明建议元旦去看房的理由是
A. 这几天天气凉爽、阳光明媚,出行方便
B. 这几天昼长夜短,看房时间充裕
C. 这几天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接近最小值,楼房的影子较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2】图中③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陡崖 D.鞍部
【3】站在甲山顶,理论上能看到的点是( )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①地区主要分布着________人种;②地区居民主要使用________(语言)。
(3)③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所指的国家首都2014年面积约2 190平方千米,人口数为1 337.21万,图中B所指的国家首都2014年面积约16 808平方千米,人口数为2 203.52万,计算:A国首都人口密度为________,B国首都人口密度为________,其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三处都属于________聚落,三处聚落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A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地建一处造纸厂是否合理?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地球上的五带”分布来看,澳大利亚地处
A. 热带和北温带 B. 北温带和北寒带
C. 南温带和南寒带 D. 热带和南温带
【2】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南极洲 D. 南美洲
【3】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 大陆内部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西部高原地区 D. 大自流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给图表、数据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人口居世界第 位,2000年中国人口是美国的近 倍;中国的面积与美国相差不大,则中国的人口密度要 (大或小)于美国的人口密度。
(2)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 ,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把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地球绕地轴自转,且每小时自转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你判断的依据 。
(2)图甲中A、B、C三地的气候特征与图乙相吻合的是 地,该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
(3)图甲中①、②两地的降水有较大差异,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图甲中③、④两地的年平均气温有较大差异,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5)图甲中B、C两地不受季风影响的是 。(填代号)
(6)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半岛:C ,B ;
下图是“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读后回答:
(7)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 ___半岛和____ ____岛之间,沟通了__ ______洋和__ ______洋。
(8)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__________ __
__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