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9.阅读表中提供的我国人口数据,完成下列各问:
 年份(年)1949195319561964197419821988199019952000
 人口(亿)5.45.96.37.19.110.311.111.412.113.0
(1)绘制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计算一下,从1949年到1964年和从1964年到1974年,每增加1亿人大约各需要多少时间?1982年到2000年,每增加1亿人大约又需要多少时间?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分析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 解:(1)①绘出横坐标轴,逐段标上年份.②绘出纵坐标轴,标上人口数目.③将表中各年的人口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完成人口增长曲线图.
(2)结合表格,从1949年到1964年15年时间我国人口增长了1.7亿,每增加1亿人口约用9年.从1964年到1974年10年时间我国人口增长了2亿,每增加1亿人大约用5年.1982年到2000年,18年的时间我国人口增长了2.7亿,每增加1亿人大约要用7年.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自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故答案为:(1)(2)9年;5年;7年;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

点评 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农作物产量低B.气候较为干燥C.河流含沙量大D.水土流失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高温多雨
C.全国各地都有明显干湿季D.气候大陆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长江长度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干流流经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D地区地处河西走廊山麓平原,该地区农业生产水源的主要来源是(  )
A.大气的自然降水量充足B.高山冰雪融水的水源丰富
C.土壤肥沃及其地下水丰富D.其他流域人为调来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海峡
A渤海,B东海,C南海,D琼州海峡,E台湾海峡.
(2)岛屿、半岛
F海南岛,G辽东半岛,H山东半岛.
(3)邻国
I蒙古,J印度,K菲律宾,L日本,M韩国,N俄罗斯.
(4)省区名称和简称.
①福建省、闽;②广西壮族自治区、桂;③四川省、川或蜀;
⑥甘肃省、甘或陇;⑦山西省、晋;⑧青海省、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分析亚洲地图完成:
(1)以下字母所代表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北冰洋.
(2)以下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是:
D欧洲、E非洲、F大洋洲、G北美洲.
(3)以下字母所代表的纬线名称和纬度是
a赤道、b北回归线、c北极圈.
(4)以下数字所代表的国家是:
1中国、2俄罗斯、3哈萨克斯坦、4印度、5日本.
(5)在图中的相应位置标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在分界线的地理事物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塔里木河B.我国没有河流注入大西洋
C.汛期最长的河流是长江D.地跨黄河中、下游的省份是山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