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地各月气温变化表。
(1)算出该地的全年的平均气温。
(2)归纳该地年气温变化的特点。
【答案】(1)全年的平均气温就是该年不同月份的气温值的平均数,即(10.5+10.7+13.4+18.2+22.1+25.5+28.8+28.2+26.0+21.7+17.5+13.1)÷12=23.7 ℃
(2)四季分明,最低温度在10.5 ℃,属于亚热带。
【解析】(1)全年的平均气温就是该年不同月份的气温值的平均数,即把12个月的气温加起来除以12,即:(10.5+10.7+13.4+18.2+22.1+25.5+28.8+28.2+26.0+21.7+17.5+13.1)÷12=23.7 ℃
(2)分析各月气温值可知,改期7月气温最高,28.8℃,1月最低10.5℃,冬暖夏热,气温年较差18.3℃,年较差不大,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分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回答问题。
(1)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不含港澳台)总人口为13.4亿人,2000年至2010年人口净增长 万人。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写两条)
(2)2010年常住人口总量排名第一位的是 省。
(3)我国东部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是37.98%,西部地区占全国比重是 %。
(4)通过人口调查可以弄清(2分) ( )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构成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城市化水平
⑤消费水平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5)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说明,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问题,其中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请为解决发达地区人多地少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为了解浙江省安吉县昔日污染严重的余村,转变为绿水青山美丽乡村的过程,某校师生开展了研学考察。下图为余村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①地海拔约300米B.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更缓
C.③地位于山脊、坡度陡D.④地位于山谷,可见余村全貌
【2】余村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 )
A.村北山区开辟采石场B.村东南兴建水泥厂
C.村西北发展生态旅游D.鼓励村民外出务工
【3】与杭州相比,余村( )
A.规模较大,高楼林立B.公路纵横,车流不息
C.港口众多,商贸发达D.农田片片,竹林满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描绘了“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稻田耕作景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景象多发生在我国的
A. 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青藏地区 D. 南方地区
【2】春分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及我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A. 赤道,昼长夜短 B. 北回归线,昼夜平分
C. 赤道,昼夜平分 D. 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7月11日是第 28 个“世界人口日”。下图示意“某年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 死亡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2】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情况下,甲国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 就业压力增大 B. 劳动力短缺
C. 养老负担减轻 D. 生态环境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 年 12 月 6 日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图 11 为“西成 高铁经过的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形部位看,甲处是 ,乙处是 。
(2)隧道 BC 的实际长度约为 千米。
(3)铁路工程师沿①、②两条线路上山测绘地形,更省力的线路是 ,理由是 。
(4)该段高铁线路的走向是 ,铁路桥 AB的桥面海拔高度为 米。
(5)该段高铁线路多隧道和铁路桥的自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与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B.我国的大陆海岸线北起广西的北仑河口,南到辽宁省的鸭绿江口
C.我国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D.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过度利用不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图为1979-2013年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体现了该区域( )
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光照强
C.陆地广,风力大D.海域小,降水足
【2】1979-2013年间北极地区( )
A.淡水资源增多B.海域面积减小
C.陆地植物减少D.适航范围扩大
【3】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 )
A.研究全球气候变化B.改变极地生态环境
C.大量捕捞海洋生物D.开采极地矿产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欧班列是在各国原有铁路运输线路的基础上,形成横贯亚欧大陆、沟通两大洋的运输大动脉。下图为中欧班列主要路线图及两大经济地带相关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比较是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比较中欧班列连通的两大经济地带地理环境特征,完成表格。
项目 经济带 | 位置 | 主要河流名称 | 主要地形区 | 气候特征 |
长江经济带 (局部) | 东临太平洋 | 长江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____ |
“蓝香蕉”地带 | _____ | ____ | _____ | ____ |
通过比较,分析两地内河运输便利的原因。(至少写出三点)______________
(2)从欧洲返回的中欧班列常运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商品,这说明“蓝香蕉”地带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中欧班列使沿线各国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是沿线区际联系的重要纽带。
(3)中欧班列____________。(双向选择)
A.能够完全取代海洋运输 B.加强了沿线各国贸易往来
C.促使沿线城市均匀分布 D.促进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