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可能为( )

A. 黄河 B. 淮河 C. 长江 D. 珠江

2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 -4 ℃ B. 8 ℃ C. 5 ℃ D. 16 ℃

3下列数据,有可能为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A. 260mm B. 890mm C. 680mm D. 420mm

【答案】

1B

2A

3B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线,也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线经过的地方。

1由图可知,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可能为淮河,秦岭-淮河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故选B。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线,该线以北一月气温小于0,图中甲地位于分界线以北,正常年份一月气温会低于0,故选A。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线,也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线经过的地方,分界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相对于华北平原,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根据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和人文方面说明东北三省的优势条件。

(2)图中A平原是我国沼泽分布最集中最广泛的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近年来,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

(3)图中B山脉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游客常有“十里不同天,山下降雨山上飘雪”的感受。请利用说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的形成原因。

(4)对照图II、图III,说明大庆市的工业结构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5)图II中C地是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据图说明该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是(  )

A. 东少西多 B. 春夏少,秋冬多

C. 南少北多 D. 夏秋多,冬春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980年和2011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11年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中部最密,东部最疏B. 西部最密,东部最疏

C. 西部最密,中部最疏D. 中部最密,西部最疏

2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高快的原因是

①经济水平高 ②邻近港澳 ③基础设施好 ④自然增长率高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读“台湾地区略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台湾省位于祖国大陆的东南,隔②(海域) 与①(省区) 遥遥相望。

(2)4表示 (海洋),5表示 (海洋)F (群岛)

(3)台湾省被称为“东方甜岛”是因为大量种植 而得名。

(4)台湾省城市、居民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的自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如图四幅汽车牌照图片,回答题:

1四幅汽车牌照与所属省级行政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甲﹣广东 B.乙﹣河南 C.丙﹣贵州 D.丁﹣江苏

【2】如图汽车牌照所属省级行政区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都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

(2)图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

(3)图中B地形区是 高原,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

(4)下列结构图可示意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易发的主要原因。请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框内。

A.水流速度减缓 B.泥沙淤积 C.降水集中

D.植被遭到破坏 E.湖泊面积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洲所处的温度带有 ( )

A. 热带 B. 温带和寒带

C. 寒带 D. 地跨热、温、寒三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