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51029日十八大五中全会决定: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人口老龄化 B. 我国大量进口资源,资源非常丰富

C. 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D. 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答案】A

【解析】中国开始出现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故本题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

A. 长江流域盛产黄金 B. 流域内物产丰富,水能蕴藏量大

C. 上游叫做金沙江 D. 有纵横广阔的水运网,航运价值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1日,印尼巴厘海(7.45°S,114.50°E)发生6.0级地震。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此次地震的震中大致位于图中的丙地B. 四地中,甲地所在的纬线圈最长

C. 四地均有阳光直射现象D. 四地中,最晚看到日出的是甲地

2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D.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GDP区域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耕地面积南方地区多于北方地区

C.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更合理D.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南方地区

2造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B.年降水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D.年蒸发量差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和地图,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村料一: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材部分来自川、湘、赣等地。所伐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再沿运河北上。部分石料来自太行山,那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井”,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北京。

材料二:中国政区图。

(1)图中数码①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简称),图中数码③代表的是_______山。

(2)巨木“顺江而下”的“江”指的是_______沿运河北上”的“运河”是指_______

(3)据材料所知,“旱船载石”的方法应该在_______ (季节)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每一条纬线长度也相等

C. 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前进,最后还能回到这条经线上

D. 在地球仪上,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半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

(2)图甲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3)图甲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

(4)图甲中B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严重的 造成的。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5)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从图乙中可以看出,2007年到2016年十年间,洞庭湖面积的总体变化特点是 你认为造成洞庭湖2007年至2011年面积变化特点的人为原因可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没有像同纬度的西亚、北非一样成为沙漠地区,而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由于(

A. 东北信风的影响 B. 夏季风的影响 C.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地形复杂多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这是某市部分简图(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代表长).

1)请以火车站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

体育场_________,医院_________,超市_________,市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