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北京时间,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了8.3级地震。小雨想知道智利在哪里,他应查阅

A.亚洲政区图

B.亚洲地形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亚洲政区图是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图,亚洲地形图是亚洲主要地形分布的图,世界政区图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图,世界地形图是世界上主要地形分布的地图,所以找智利的位置需要查阅世界政区图,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的某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山南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A. 春季风

B. 秋季风

C. 夏季风

D. 冬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反映的地区是( )

A. 撒哈拉以南非洲

B. 东南亚

C. 欧洲西部

D. 南极地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些国家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 多数国家大都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C. 这些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

D. 少数国家因大量出口商品,已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地区主要农作物是()

A. 小麦、玉米、大豆B. 水稻、油菜、棉花

C. 小麦、水稻、花生D. 谷子、油菜、甜菜

2图中所示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正确的是()

A. 一年一熟B. 一年两熟C. 两年三熟D. 一年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乞拉朋齐距离孟加拉湾约300千米处,是一个地势较低的洼地,海拔1313米,1860年8月﹣1861年7月一年里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

回答下面小题:

1乞拉朋齐的降水类型是下列哪个图形?(  )

A. B.

C. D.

2四种降水类型都必需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

A. 有地形的阻挡以及充足的水汽

B. 充足的水汽和大气的上升运动

C. 有暖湿的气流和空气的下沉作用

D. 有辽阔的海域以及空气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规划中的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及大西洋的铁路建设项目,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两洋铁路”修建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沟通东部太平洋与西部大西洋的陆上交通

B. 将成为那美洲大陆南北交通大动脉

C. 减轻巴拿马运河的运输压力

D. 对巴拿马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关于修建“两洋铁路”可能遇到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  )

A. 巴西高原的冻土问题

B. 亚马孙平原干旱缺水问题

C. 热带雨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D. 防范野象群攻击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并结合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某科学考察队3月12日从黄河上游A点附近出发考察黄河水文特征,沿着干流向中下游考察,4月下旬到达B点附近,考察黄河中游治理情况,5月初到达C点附近考察“地上河”景现,5月中旬到达入海口,考察黄河三角洲变迁。

(1)黄河发源于____山脉北坡,曲折东流,注入____海,上游与中游分界点是____,中游与下游分界点是____

(2)图乙中,考察队按顺序先后见到的景观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具体名称)。

(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到下游沉积形成了 ______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河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下面一段话是考察队雇员(为考察队服务的人员)记录的部分见闻和感受,请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写出三处即可)

3月12日我们从兰州出发,一路上先看到了河套平原的小麦长势喜人,即将进入收割期。紧接着的几天,我们看到了黄河包头附近河段出现了

大量凌汛。4月下旬考察了陕北的黄土高原治理情况,只见这里到处都是森林,就好像进入了长白山原始森林一样。5月初到达了黄河下游,考察了“地上河”,只见黄河穿行在峡谷之间,波涛汹涌,河水浑浊不堪。因为此时正值盛夏,暴雨频发,水土流失严重。5月中旬到达了东营附近的黄河三角洲,只见这里芦苇丛生,鸟语花香,环境保护非常好。

错误①_____;错误②_____;错误③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