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亚洲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B. 亚洲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C. 亚洲季风区内,旱灾和水灾十分频繁
D. 影响亚洲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北冰洋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第3节 民族 测试 题型:综合题
看图,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1)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右面邮票所示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 自治区。
(2)我国共有 个民族,在我国各民族中, 人口最多。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节是云南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
(3)目前我国共设立了 、 、 、 、 五个自治区。
(4)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是:汉族人布遍及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 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俄罗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 的国家,幅员辽阔,拥有世界最深的湖泊 湖,A是在洲界上的 山,B是 平原.
(2)俄罗斯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地区处于 (中低、中高)纬度;海陆位置看,大部分地区处于 (沿海、内陆),降水 .
(3)俄罗斯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轻、重)工业发达,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其中最大的就是以首都 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西邻太平洋,东邻 洋,北面与之相邻的国家是 ,南面紧邻墨西哥,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2)图中河流①是 ,是美国最长的河流,该河最终注入 湾.
(3)美国农业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化生产,全国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业带,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是 带,请据你学过的知识简述形成该农业带的社会经济条件 .
(4)图中有一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非常发达,并有“硅谷”之称,该城市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柳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在一堂地理课上,教师展示的这样一张地图(下图).
(1)这节课要学习的区域位于欧洲的 (填方位)部.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以两种地形为主,其中 分布在中部, 分布在南、北部.整体地势低平.
(3)这种地形的分布,有利于来自 (填海洋名称)的盛行西风深入陆地,从而形成了的温带海洋气候区.教师进一步展示了该区域典型地区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
(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气温冬季 ,夏季 ,降水总量丰沛且季节分配较为 .
(5)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该区域许多国家的农业以 业为主,当地人以牛羊肉和 制品为主食.
(6)2016年6月,英国举行了“脱欧公投”,该国位于图中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西柳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南亚一月、七月风向图”(左图)和“孟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亚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月吹西南季风 B. 七月吹西南季风
C. 一月风从海洋吹来 D. 七月风从大陆吹来
2.孟买的气候特点是( )
A. 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B. 全年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
3.当地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炎热少雨 B. 东南季风势力太强
C. 东北季风势力太弱 D. 西南季风的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 走进国家 复习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野生动物 D. 亚马孙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曲阜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A. 北海道 B. 日本海沿岸
C.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D. 九州岛南部
2.日本大力发展核电,这主要与日本下列国情中的何种国情有关( )
A. 日本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
B. 日本是一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
C. 日本缺少铁、铜等各种工业原料
D. 日本缺少煤、石油等常规能源
3.日本传统居民都采用较轻的木结构,且家中都备有一定量的淡水、干粮,原因是( )
A. 日本气候暖湿,降水丰富,植被好
B. 日本处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
C. 日本地势崎岖,山地多,建房条件差
D. 木结构房通风散热条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