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5.读我国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部起点轮南油气田地处新疆,这里的甲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内流河或外流河)-塔里木河;东部终点上海地处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辽中南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将天然气南运至广州,该市濒临的海洋是南海;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天然气的方式是管道运输.
(3)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沿线经过西藏自治区,这里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为不影响野生动物的迁徙和生息繁衍,青藏铁路在多路段架设了“生命通道”,因此受益的野生动物是C.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该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东线工程调水到北京、天津等地,这两个城市主要位于我国的华北(东北或华北)平原;2016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京召开,这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是B.
A.全国的经济中心    B.全国的政治中心     C.全国的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分析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并可稳定供气30年.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解答 解:(1)甲塔里木河全长2 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目前,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将天然气南运至广州,该市濒临的海洋是 南海;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天然气的方式是 管道运输.
(3)青藏铁路穿过青藏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不仅是一条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同时也是一条生态环保型铁路.在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设计中,采取了以桥代路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对沿线草地、冻土和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了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该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东线工程调水到北京、天津等地,这两个城市主要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2016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京召开,这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
故答案为:(1)内流河;长江三角洲;(2)南;管道;(3)藏;C;(4)三;华北;B.

点评 考查西气东输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图中地点②位于地点③的(  )
A.东北方B.西南方C.西北方D.东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形成此次大地震的原因是(  )
A.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运动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运动
C.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运动D.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互补的关系,下列关于其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港澳地区有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资源
B.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较充足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
C.港澳地区有较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资金
D.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较为科学的管理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该区域河湖密布,盛产水稻,被称为“鱼米之乡”.其发展农业的气候有利条件是(  )
A.夏季温和少雨B.终年高温多雨C.全年温和湿润D.雨热同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中甲乙丙三个聚落的海拔从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甲>乙>丙C.乙<甲<丙D.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少大漠荒原,阻碍旅游业发展B.海岸曲折,岛屿众多,交通不便
C.受地形、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D.工业历史悠久,技术设备陈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是(  )
A.亚洲B.南极洲C.南美洲D.大洋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而我们能够感觉到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人脑的错觉D.天气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