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8.读下列两幅“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140°E,50°N;D180°,10°N.
(2)图1中C点所在的经线与图2中H点所在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3)图1中A、B、C、D四个地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C点.
(4)图2中E、F、G、H四个地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E点.
(5)E点位于H点的西北方向.
(6)A至G点中,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G.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140°E,50°N;D点的经纬度是180°,10°N.
(2)经线圈的特点是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图1中C点所在的经线为160°E,与图2中H点(20°W)所在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3)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图1中A、B、C、D四个地点中,C点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
(4)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图2中E、F、G、H四个地点中,E点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5)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E点位于H点的西北方向.
(6)赤道周长4万千米,即8万里;只有在赤道地区才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因此最为吻合的地点是G.
故答案为:(1)140°E,50°N;180°,10°N;(2)H;(3)C;(4)E;(5)西北;(6)G.

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图中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和陆上邻国②,分别是(  )
A.朝鲜、印度B.朝鲜、俄罗斯C.韩国、俄罗斯D.韩国、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长江干流年均流量的变化规律是(  )
A.从上游至下游不断减少B.从上游至下游不断增多
C.从中游向两侧逐渐减少D.从中游向两侧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②大洲与③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C.乌拉尔山脉D.巴拿马运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聚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南方不少聚落名称中带有“桥”字,如南京的东善桥、浙江乐清的虹桥镇等,与桥有直接关系的地理因素是(  )
A.矿产B.河流C.森林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法是(  )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⑥与⑦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D.麦哲伦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B.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C.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地球表面29%是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