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能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某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是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之一。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 )
A. 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B. 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 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 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2】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属于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右图是云南吊脚楼,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是当地重要的旅游特色景观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作为旅游资源的吊脚楼,它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 防寒保温 B. 通风防潮 C. 遮风挡雨 D. 登高望远
【2】吊脚楼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特征是
A. 独特的民俗 B. 湿热的气候 C. 密集的河流 D. 多山的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两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极地区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A. 以海洋为主 B. 纬度较低
C. 冰雪覆盖 D. 动植物资源丰富
【2】(小题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
B. 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
C. 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昆仑站在中山站的西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大连—齐齐哈尔—北极村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产生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2)总体来讲,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黑龙江省的北部地区长冬无夏,气候严寒,原因是?
(3)辽宁省西南濒临________,东南濒临________。
(4)整个东北三省相比较,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在________的东南沿海地区。造成该区域降水较多的主导因素
有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轮廓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亚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B.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C. 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青藏高原,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
【2】关于亚洲的地势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北高南低 B.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东部
C. 地形单 D. 中部高四周低
【3】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是因为( )
A. 地跨寒温热 B. 终年受季风的影响
C. 地形复杂多样 D. 海陆热力差异大
【4】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
A. 4个 B. 6个 C. 7个 D. 10个
【5】亚洲是世界上大河最多的洲,关于亚洲河流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西向东 B. 自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
C. 四周向中间呈汇聚状 D. 自南向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 国,B国家的首都是 .按经济发展水平状况,这两国都属于 (发达、发展中)国家.
(2)欧洲西部濒临的大洋是 洋(填名称).
(3)A所示国家以 气候为主,受气候条件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该国农业以 (种植、畜牧)业为主.
(4)本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2)图中四条铁路交汇处的城市是______。
(3)图中A是_________山脉,呈__________走向。
(4)图中①~④四条铁路线,沿途能看到美 丽的内蒙古草原风光的是____。(填序号)
(5)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区域是(______)
A.甲 B.乙 C.丙 D.丁
(6)一艘货轮从秦皇岛港出发到海口,依次经过的海域是渤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 ______、___和___三个主要人种。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 _______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___分布。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_____的,没有优劣之分。
(2)白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_洲、_____洲的北部以及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等地。
(3)黄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_洲的东部、_____洲的北部和南美洲等地。
(4)黑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__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