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据报道,2016年4、5月间我国渔民在南海某地(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受到了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A地立即前往事发地点进行处理。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渔政船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正南方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处比E处时间早

B. ED两地之间比BC两地之间的距离长

C. 图中E点的位置是(10°S,105°E)

D. 图中C点在E点的西南方

【答案】

1C

2B

【解析】试题分析: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因此从图中得知,A地位于(110°E20°N).因此由A地前往事发地应向东南方向.故选:C

2A45月间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因为E点所处的纬度比B点低,所以E点先日落,故A不正确;BBD两地之间与AE两地之间的连线为纬线,赤道的纬度为,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因此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此在相同经度间的纬线,纬度越低,纬线越长,故B叙述正确;C、根据经纬网可知,B点的位置是(10°N110°E);故C不正确;D、根据经纬网可知,图中C点在E点的东北方;故D不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陆地面积约为________万平方千米,最北端在________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沙群岛南缘北纬4°附近的曾母暗沙,最东端位于________汇合处,最西端位于________高原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A. 160°W,23.5°S B. 20°W,60°S

C. 20°W,60°N D. 160°E,3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沿我国36°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说明我国地势(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2)地形区①②分别为(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3)我国的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为( )
A.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B.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C.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市某校在二分二至时正午时分旗杆及其影子的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A、 B、 C、 D、

1图中A表示的节气是 ( )

A. 冬至 B. 秋分 C. 夏至 D. 春分

2如父母想在我市购房,你建议在上图中哪幅时去看房最合适( )

A. A B. B C. C D. D

3当正午旗杆影子如D所示时,我市最有可能出现的景色是 ( )

A. 满园春色关不住 B. 小荷才露尖尖角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月落乌啼霜满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4月26日-27日的降水量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本次降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图示范围内,降水范围较广B. 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C. 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D. 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2下列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及其生产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均不会受到寒潮的影响B.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季

C. 耕地以水田为主D. 农作物都是一年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______,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经线指示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A、B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分配图回答:

(1)A、B两地都位于 (南、北)半球,地处 带。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约为________℃。

(3)A、B两地中雨热同期的是 地,冬雨夏干的是

(4)B地的气候特点是 ,其气候类型是 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