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 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总结经度和纬度度数大小的递变规律:
东经:
南纬:
(2) 写出B点的经纬度位置B( , )
(3)A、B、C三地中,位于高纬度地带的是 地,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
【答案】(1)向东增大(或向西减小) 向南增大(或向北减小)
(2)(40°E、20°N)。
(3)A A和B C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经纬网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经纬网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到90°;读图可知,东经:向东增大(或向西减小);南纬:向南增大(或向北减小)。
(2)读图可知,B点的经纬度位置(40°E、20°N)。
(3)低中高纬的划分看纬度,高纬度的范围是60°—90°,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B、C三地中,A地的纬度是在极点,90°N;B地的经纬度位置(40°E、20°N);C地的经纬度为20°S,40°E;其中,位于高纬度地带的是A地,位于北半球的是A和B,位于东半球的是C。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代华北地区人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活动安排。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二十四节气”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海陆分布
D.地形地势
(2)根据材料,二十四节气对指导我国农事活动安排最适宜的地区
A.松花江流域
B.辽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纬线:A 省区:B 河流:C 。
(2)西双版纳北面有云贵高原作屏障,阻挡冬季的冷空气,夏季受印度洋_______季风的吹拂,气候湿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3)下列美称属于西双版纳的是( )
A.“黄金走廊” B.“动植物王国” C.“天府之国” D.“鱼米之乡”
(4)下列热带植物能够独木成林的是( )
A. B. C. D.
(5)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简析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左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左图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节气),此时在右图中地球公转到__________处。
(3)如左图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正值________(白天、黑夜)。
(4)右图是东营的小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左图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面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该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为该漫画起一个名字。
(3)请为图中人物与恐龙再设计一段对话: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恐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恐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各水文站的含沙量数据可知,含沙量增加最大的河段是( )
A.源头﹣﹣兰州
B.兰州﹣﹣河口
C.河口﹣﹣陕县
D.陕县﹣﹣入海口
(2)该河段含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C.工业发展快,土壤污染严重
D.建设用地增多,耕地面积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