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黄河流域示意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一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___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___,该水样取自黄河_______(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二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_____;乙地表植被______,水土流失多。观察图一中水样A与图二中_____(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_____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呈现____________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B 大 中 (2)少 稀疏 甲 (3)黄土 千沟万壑 (4)植树种草(保护植被)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及对策。(1)根据外部表象可以知道,B瓶中的水比较浑浊,反映水中泥沙含量多,该水样取自黄河的中游。(2)甲地植被茂密,水量少、泥沙少,说明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3)黄河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故地表呈现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特点;(4)保持水土的方法比较多,但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是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小题。

1】与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 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2】(小题2)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 区域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 区域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 D. 区域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极地区的居民因纽特人是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候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北部地区 C. 东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2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地形平坦开阔

C. 南北跨纬度广 D. 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濑户内海沿岸
D.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地区、地区、地区、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日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内陆国
B.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C.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
D.文化以传统的、东方文化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了解中国。探究区域,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让我们共同认识区域特征,探寻经济发展方向。

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__________

(2)大庆、鞍山的工业结构代表了东北的产业结构特点,请运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特点和工业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

(3)同一地理区域的不同地区地理环境也有差异,比较北京和延安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4)请根据图二信息分析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及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年平均气温高于20 和低于-10的地区,分别与五带中_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年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洲,约_________;年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洲,约_________

3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_________

4图中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5由以上分析,你认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