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们生活的大洲是图中的
A. ①洲
B. ②洲
C. ③洲
D. ④洲
2.图中大洲与我们生活的大洲纬度位置相近的是
A. ①洲
B. ②洲
C. ③洲
D. ④洲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17年10月30日,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我国首趟“越冬专列”(下图)。不同于乘飞机,“越冬专列”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关风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越冬专列”途径的铁路干线有
A. 哈大、京沪线 B. 京哈、京九线 C. 京哈、京沪线 D. 哈大、京广线
2.“越冬专列”沿途从北向南可能欣赏到的景观图片的顺序为
A. ②①④③ B. ①③④②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小明在认识影响河流因素的时候,找到了下面两幅图,它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认识河流概况
(1)小明读图后对湄公河作了如下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 B.流经多个国家 C.自北向南流 D.注入安达曼海
(二)认识河与流地形的关系
(2)从地形的角度看,小明认为湄公河在柬埔寨内适合航运。你认为这种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出理由: 。
(三)认识河流与气候的关系
(3)河流流量与降水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图中降水量的变化,推测湄公河流量的季节变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理现象,与东南亚人民种植水稻原因无关的是:
A. 人口稠密 B. 耕地较少 C. 高温多雨 D. 锡矿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地理主题班会上,几位同学正在描述到亚洲各地假想旅游的情景,其中不可信的是:
A. 小明:“在阿拉伯半岛上,我乘着雪橇逛街”
B. 小悦:“我在青藏高原上看到了连绵的雪山”
C. 小畅:“我不会游泳却可以不带救生圈在死海中畅游”
D. 小华:“在东南亚的乡村,我住在高架屋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穿过美国领土的两条特殊纬线是( )
A. 南、北回归线 B. 南、北极圈
C.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 D. 北极圈和赤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煤炭、纺织、食品等部门突出
B. 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中心
C. 摩尔曼斯克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港口
D. 地广人稀、粮食大量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017年中考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长江水系图”和“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分界线其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丙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丙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
(3)成都市位于乙地区,成都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
(4)哈尔滨一月平均气温为-19.2°C,而北京一月平均气温为-4.3°C,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5)黄河注入的海洋是_____海。“长江水系图”、“黄河水系图”中C处和D处水能资源均比较丰富,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6)根据黄河、长江的流向可以判断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
(7)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与我国北纬30°沿线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