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阳光 B.河水 C.生物 D.铜矿

 

D

【解析】

试题分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涿州市七下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反映了乙图中哪个区域的气候特点(

A.① B.② C.③ D.④

2.乙图中,雨季与高温季节明显不一致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圣彼得堡工业区 B.莫斯科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组经线圈中,是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是

A.20°W和160°E

B.90°W和90°E

C.0°和180°经线

D.45°W和45°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春分日(3月20日或21日),地球处于图中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2.我们期中考试这一天,地球公转位置在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3.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地方时的差异 D.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大丰市八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在农业生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风俗习惯 D.临近疆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大丰市八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黄河含沙量世界首,综合治理日加强;亚洲第一长江水,‘黄金水道’多河港”,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治理黄河水患的根本措施是

A. 开挖河道 B. 中游治沙 C. 加固堤坝 D. 修建水库

2.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 B. 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大丰市八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也位于北半球

B.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 海陆兼备,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D. 领土跨纬度近50度,寒带、温带、热带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新疆农一师四中八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香港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口东侧,与珠海市毗邻

B.位于珠江口西侧,与珠海市毗邻

C.位于珠江口西侧,与深圳市毗邻

D.位于珠江口东侧,与深圳市毗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华英学校七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湄公河号称“亚洲的多瑙河”,此称号主要针对湄公河的什么特点而言:( )

A.是亚洲流量最丰富的河流 B.是亚洲最长的河流

C.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D.是亚洲航运最发达的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