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读图(图中EF弧线代表昼夜分界线,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节气是
 
,此时莫斯科昼夜长短状况是
 

(2)假设M、N的弧长约为3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选择填空).
A、1:110000000       B、1:210000000
C、1:1100000000      D、1:2100000000
(3)如图所示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风向)的影响,北京的降水
 
(多或少).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解:(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根据图中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表示北极地区,且此时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由此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位于北半球.
(2)读图可知,MN位于赤道,长度是赤道的
1
12
,即MN的长度是:4万千米×
1
12
≈3333千米,根据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
3
333300000
≈1:110000000.
(3)夏至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
故答案为:(1)夏至日;昼长夜短;(2)A;(3)东南;多.
点评:考查了地球的公转及产生的地理意义,难易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图中EF弧线代表昼夜分界线,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判断右图属于          (南、北)半球。

(2) 图示节气是        ,此时乌海昼夜长短

状况是                 

(3)假设M、N的弧长约为3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

最接近           

A.1:1100000000     B.1:210000000

C.1:110000000      D.1:2100000000

(4)如图所示节气时,南亚大部分地区受      (风向)

的影响,澳大利亚悉尼的降水        (多或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图中EF弧线代表昼夜分界线,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判断右图属于          (南、北)半球。
(2) 图示节气是        ,此时乌海昼夜长短
状况是                 
(3)假设M、N的弧长约为3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
最接近           
A.1:1100000000B.1:210000000
C.1:110000000D.1:2100000000
(4)如图所示节气时,南亚大部分地区受      (风向)
的影响,澳大利亚悉尼的降水       (多或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1届内蒙古乌海二中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图中EF弧线代表昼夜分界线,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判断右图属于          (南、北)半球。
(2) 图示节气是        ,此时乌海昼夜长短状况是                 
(3)假设M、N的弧长约为3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A.1:1100000000B.1:210000000
C.1:110000000D.1:2100000000
(4)如图所示节气时,南亚大部分地区受      (风向)的影响,澳大利亚悉尼的降水       (多或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内蒙古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图中EF弧线代表昼夜分界线,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判断右图属于           (南、北)半球。

(2) 图示节气是         ,此时乌海昼夜长短

状况是                 

(3)假设M、N的弧长约为3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

最接近           

A.1:1100000000      B.1:210000000

C.1:110000000       D.1:2100000000

(4)如图所示节气时,南亚大部分地区受       (风向)

的影响,澳大利亚悉尼的降水        (多或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