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洲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 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 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海洋
C. 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D. 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图中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地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B. 两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C. 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 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5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多分布于较寒冷的地区”的人种是( )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明德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新马泰”是中国人非常热衷的一条旅游路线,小乐一家人暑假去了“新马泰”旅游。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乐一家人去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没有必要带的是( )
A. 感冒药 B. 防晒霜
C. 羽绒服 D. 照相机
2.小乐一家在旅游时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当地大量华人、华侨说着亲切的汉语
B. 大片的橡胶林郁郁葱葱
C. 水上市场游人如织
D. 滚滚麦浪预示着大丰收的到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明德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题文)读下图,下列关于北美洲温带海洋气候面积小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山阻挡了西风 B. 冷空气势力强
C. 带气流北上使降水减少 D. 阿巴拉契亚山地阻挡了暖湿气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4章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解答题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牲业、林业、渔业四大部门。请在下图中A、B、C、D四地合理安排四大部门。
(1)A________ 业 B________ 业 C________ 业 D________ 业
(2)以上安排符合了发展农业要________ 的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4章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从上海到南京的交通费用相比较( )
A. 轮船高于火车 B. 轮船高于汽车 C. 火车高于汽车 D. 汽车高于火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6章 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单元测试卷 题型:判断题
某班同学对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两个研究课题,课题A:“俄美自然地理特征研究”,课题B:“中美经济合作研究”。请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5月17日~18日,中美两国代表团在华盛顿就双边贸易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磋商并发表联合声明: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两国将继续加强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等领域的贸易合作。
材料二 美国和俄罗斯地图。
(1)俄罗斯、美国东西都濒临海洋,两国降水都主要来自_____洋,两国的分界线是______海峡。
(2)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注入___海;美国中部的____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3)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气候______(特点),因此农业生产受到制约,粮食需要进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和区域化生产,粮食大量出口,五大湖附近的①__(农业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
(4)俄罗斯有“天然气王国”之誉,通过___(运输方式)把石油、天然气出口到中国。
(5)美国“硅谷”位于②___(城市)的东南部,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北京的_____科技园。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A.③是棉花带,这里热量充足,是历史上黑色人种奴隶最集中的地区
B.④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C.⑤是海港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⑥是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俄罗斯重要的农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4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18年2月9﹣25日,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韩国平昌(乙)举行,上届举办城市是俄罗斯索契(甲)。读两城市气候资料图,下列表示平昌气候类型的图示以及其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全年温和湿润
B. 甲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 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