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问题:
(1)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该图的等高距为________米。
(2)判断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A是______,CD连线处为_________,EF连线处为________。
(3)图中可能发育成河流的部位是(______)
A.G处 B.H处 C.EF处 D.CD处
(4)甲山顶在乙山顶的_______方向。
【答案】山地 200 鞍部 山脊 山谷 C 东北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1)读图可知,该地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较陡,属于山地。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所以图中等高距是200米。
(2)读图可知,A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D连线位于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EF连线位于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
(3)在山地,山谷是两个山脊之间的低洼部位,最容易发育成河流。所以选C。
(4)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由此可知,甲山顶位于乙山顶的东北方向。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俄罗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
B.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C.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轻工业为主
D.首都莫斯科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农业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其中农业东部与西部差异大致以____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山区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__业为主;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2)我国东部是以耕地为主的地区,南北差异明显,大致以_______为分界线,其中该线以南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正确的是( )
A. 甲为山脊 B. 丙为山顶
C. 丁处有陡崖 D. 乙处可能发育成河流
【2】观察图中①②③④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地比①地更接近山顶 B. ③地坡度比④地平缓
C. ①地与④地的相对高度不超过300米 D. ①地位于③地的西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长江、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______________(山脉),属于东西走向,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2)长江与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受 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自西向东流,黄河注入② ___________海,长江注入③___________海。长江、黄河最大支流分别是④__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__________________高原,带走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在下游淤积形成了“_____________”。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
(4)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填字母),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同上)。
(5)黄河和长江在_________(选上游、中游、下游)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2月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
A.为凉季,冰雪大量消融
B.为雨季,风力较小
C.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为旱季,降水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亚洲某城市岛国气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户外,该国人们平时常穿( )
A. 毛衣 B. 棉袄 C. 夹克衫 D. 短袖衫
【2】该国淡水资源短缺,下列解决措施可行的是( )
①从邻国进口淡水 ②实施海水淡化③废水回收利用④过度开采地下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陆地面积约1104平方千米,人口710万
C.经济以博彩旅游业为主
D.1997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