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整体上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地形以 为主。
(2)本区的耕地以 (耕地类型)为主,由于这里大部分地处中温带,因此,耕地制度只能一年 熟。
(3) 是这里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
(4)东北的 和 山地,是我国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有“森林资源宝库”之称。过渡砍伐森林,将导致 ,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5)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中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A是 。有我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工业城市B是 。
【答案】(1)三;山地和平原;(2)旱地;一;(3)甜菜;(4)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 水土流失严重; (5)鞍山; 长春
【解析】
试题
(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由于这里大部分地处中温带,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是其主要农作物。
(3)在糖料作物中,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广东、云南亦生产较多;甜菜性喜温凉,耐盐碱,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4)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由于过渡砍伐森林,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5)鞍山、本溪一带,蕴藏着上百亿吨铁矿,尽管品位不算太高,但却可以露天开采,便于选矿和冶炼。据图可知:A鞍山市是钢铁工业基地,有“钢都”之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生产汽车,B长春市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发展,尤其是轿车制造业迅速崛起。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为“非洲地形图”,右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小题。
材料一:萌萌在非洲旅游时,沿途依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的戏水;长颈鹿在啃食高树上的枝叶;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1)根据材料一,判断萌萌的旅游路线是沿图14中所示的_______线路。(“①”或“②”)
(2)非洲东临___________洋,东北隔_____________运河与亚洲为邻;
(3)由左图可知,非洲地形以_______为主,地势__________________。
(4)从右图可以看出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以________为中心,呈________对称分布。
(5)D地区人口分布_______(“稠密”或“稀疏”),因为该地形区为__________沙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区内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6)B河为世界第一长河_________河,B河的水量比该洲的A河_______(“大”或“小”)。 A河流经了世界最大的盆地_________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资源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你认为哪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密度较为适当?说出你的理由____。
(2)为使这三个地区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你认为人口迁移的方向应该是由_______地区移向________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亚地形图分析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为:①____平原;②____平原:③____河;④____山脉;⑤_______高原。
(2)图中⑥代表________岛。
(3)南亚地区地形的特征为:北部是:_______中部是:南部是:
(4)南亚西南沿海地区和东北部降水丰富,主要原因是受、的共同影响。
A西南季风B海陆位置C山地迎风坡D东北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俄罗斯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河流: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湖泊:G________,H________。
(2)俄罗斯地形以________为界分东西两部分( )
A.勒拿河 B.叶尼塞河 C.鄂毕河 D.伏尔加河
(3)某旅游团从圣彼得堡沿60°N纬线,向东旅行到东西伯利亚山地,沿途经过________平原、________河________山________平原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高原________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4)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以________气候为主,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