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中部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广大地区历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小麦,分布广泛的亚热带水果是________。
(2)洞庭湖洪涝灾害频繁,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减少洪涝灾害,你有何建议?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分布均匀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D.各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二分二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周期是__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乙图所示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______日,大约是____月_____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至图中C位置时,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平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积极开拓能源进口途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新能源的开采。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陆上石油进口四通道——2006年,中哈通道开始投入使用;2011年,中俄通道投入使用;2017年3月27日,中缅通道也开始为中国西南地区输送原油;中巴通道正在修建中。
材料二 5月18日,我国成为世界可燃冰首次成功开采国。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 其燃烧后产生少量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极小;它还是能源界的能量棒,100升天然气能让汽车跑300千米,同体积可燃冰能行5万千米。
(1)中国四条陆上石油进口通道均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中哈和中巴两条输油线均在中国的____(省区)卸油,中缅运油线与传统海上运输相比有何优点?
(2)根据左图所示信息分析,中巴石油运输线路建设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可知,此次可燃冰的开采地位于我国的____海域,这里与我国______(工业基地)相隔最近。
(4)由材料二可知可燃冰是________(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优势显著,它的开采及利用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F________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E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誉为“________”。
(2)A牧区内有著名的优质草场是________、________。
(3)C地的________谷地是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4)D省区是我国三江发源地,请写出其中两条发源于该地区的大河名称________________。
(5)上海与拉萨纬度相近,气候却悬殊较大,拉萨比上海气温低近20℃,但拉萨附近的________资源则比上海丰富得多所以被称为“日光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A. 中纬地区,等温线北半球较南半球平直
B. 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均高于海洋
C. 高纬地区,等温线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
D. 世界年平均气温大体呈低纬向高纬递减
【2】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于
A. 亚洲、非洲 B. 南北回归线之间
C. 亚洲、北美洲 D. 中纬度地区
【3】图中★所示位置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河流因素 D. 地形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台湾省略图,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台湾省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居民的后代,他们常用粤语、闽南语等方言交流,多信奉妈祖。
(1)台湾岛西隔 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钓鱼岛位于台北市的 方向。
(2)台湾是个富饶的宝岛,因盛产 而有“东方甜岛”之称,因盛产 而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还是个美丽的宝岛,有 等风景名胜。
(3)由图可知,台湾岛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部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4)台湾省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请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缘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_____(冬、夏)季风。
(2)①气流是_____季风(填风向),来自_____洋。
(3)季风直接影响我国的降水.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_____(山脉)_____(河流)走向相近,与我国1月份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