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是( )

A.深圳高新区 B.西安——杨凌高新区

C.北京中关村 D.上海高新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国规划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至欧洲.沿线响应最积极的是东南亚.福建被定为核心区,泉州作为先行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读图,回答问题.

(1)①是 海峡;②是 洋;③是 洲.

(2)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资料图,两地气温的共同特征: .比较湄公河与尼罗河水文特征,汛期流量较大的是 ,含沙量较大的是 .

(3)由自然条件和农产品的种类可知,东南亚是世界上 作物的重要产地.

(4)泉州作为“海丝”先行区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至少两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铁路线:① 线,② 线。

(2)比较A、B两地气候方面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发挥区域优势,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就甲盆地所在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提出你的规划。

(4)丙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的石漠化,就石漠化的治理,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6)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试简述其作用有哪些?

(7)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在下面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欧洲比亚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平原比山区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业考试模拟题(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以下“部分国家地图”,回答问题。(7分)

(1)甲乙两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试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 ,人文原因 。

(2)丙国工业主要分布在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据图分析丁国工业分布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业考试模拟题(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我国疆域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西南与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相邻

C.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等边远地区

D.中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呈东多西少的态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业考试模拟题(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能反映湿热特点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业考试模拟题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读图甲,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乙,图中A简称是_____。

(3)读图乙,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特点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方面,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

香港

澳门

北京

上海

新加坡

人口密度(人/km2)

6431

18519

1167

3713

3890

1.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香港 B. 澳门

C. 北京 D. 新加坡

2.为解决人口状况带来的难题,香港采取的措施是( )

A. 将人口大量迁移 B. 提高人口素质

C. “上天”、“下海” D. 杜绝人口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