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
材料一:中国南极考察团在冰川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取得了多项突破。他们在野外考察都有严密的措施。以前由于防护措施不善,有的人冻掉鼻子、手指、脚趾等。
材料二: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毫米。到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差不多所有人的嘴唇都会干裂。
材料三:南极的风凶极了,刮起来尖叫着,顺着地面横扫,可以把几百斤重的大石头吹得满地滚。假如把一根生锈的铁链放在风口处,不到两天,就被吹得发亮,像全新的一样。
材料四:极地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北极地区,北极环境的破坏应归因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尤其是工业加工造成了当地严重的污染。由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南极冰层已经呈现缩小的趋势,这将对全球环境带来重大影响。因为海平面的升高将威胁人类40﹪~50﹪以上的各国主要沿海城市。另外由于冰体的消融改变了全球的生态平衡,一些动植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生物迁移和灭绝。再加上人类的滥捕使极地动物受到严重威胁。
基于此,世界各国之间订立了相关条约来保护极地的环境。在南极不论哪个国家的考察队员在任何现场都会将火柴棍、烟头带回到垃圾摆放处。特别是含有中重金属的废旧电池,在放垃圾的时候都要单独放置。在极地地区几乎看不到人为的遗弃的垃圾。
(1)我国北极地区的主体是 ,南极地区的主体是 。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 。
(2)南极洲拥有的世界之最,不包括( )
A.面积最小的大洲 B.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海拔最高的大洲 D.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3)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南极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4)由材料四可知极地地区冰雪的融化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影响?
(5)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等六校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我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牛活方式各不相同。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
(1)我国领土东西跨度大,北部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明显。据图写出我国北部地区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 。
(2)甲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 ,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 。
(3)乙所在的地形区是 平原,这里盛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等,是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
(4)山东某公司业务员张先生经常到全国各地采购物资。下而是他在采购物品的途中所写的两则日记。请根据日记内容,写出张先生先后经过的我国主要地形区。
地形区: 地形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度海南省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所在地区的气候为( )
A.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等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形上呈“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态势的地区是( )
A.中南半岛 B.马来群岛 C.阿拉伯半岛 D.印度半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阳泉市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连线题
对号题
将下列的旅游景点和名俗风情与其所在国家名称对号入座
①塔桥 a荷兰
②斗牛 b英国
③峡湾 c西班牙
④风车 d挪威
⑤巴特农神庙 e希腊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阳泉市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南极洲是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原因是( )
A.冰山飘浮于四周,增加了大陆的高度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集中在中部
C.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岭众多
D.大陆上覆盖着2000多米厚的冰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乘火车完成地理考察后感慨道,“祖国真大,短短的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感受到了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考察小组出发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1月份 B.3月份 C.7月份 D.10月份
2.考察小组乘坐的火车途经的铁路干线应该是
A.陇海—兰新线 B.宝成—成昆线 C.浙赣—湘黔线 D.京广—京哈线
3.造成这种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生产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