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6.2013年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B.c<b<aC.b<a<cD.a<c<b

分析 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地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16亿);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等的前提下,一地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大约8-9亿).

解答 解:中国的人口数量、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三者的关系是: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中国的人口数量<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容量、环境容量与我国的人口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此照片拍摄时80°S地区昼长恰好14小时,则此照片拍摄时间约为(  )
A.5时B.7时C.17时D.19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的是(  )
A.南极地区冰川储量减少B.低纬地区部分国家粮食减产
C.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D.地震灾害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城市高架路上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起了近两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主要是(  )
A.减轻车辆的噪声污染B.防止汽车尾气的污染扩散
C.保障车辆行驶安全D.美化城市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燃烧煤、石油,排放C02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图中B洲没有常住人口,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气候寒冷B.有阳光直射现象C.地面崎岖,起伏大D.山地高原面积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对甲、乙两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之间为鞍部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山地
C.甲地气温日变化较乙地大
D.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
C.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临秦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