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乡村常见高架屋,下屋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这样的房屋主要是为了( )
A. 通风透气,避免潮湿 B. 为了节省土地和资源
C. 充分利用当地的树木、竹子 D. 为了躲避传染病侵袭
A 【解析】试题分析:东南亚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测试 题型:解答题
读“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条河流注入________洋,D,E,F三条河流入_______洋,G,H两条河流注入印度洋,可见亚洲的河流呈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这反映出亚洲大陆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与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②_____,世界上最大的半岛③____,具有“亚洲多瑙河”之称的国际河流F______.
(3)亚洲人口众多,请列举一个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名称及其首都______,_____。
(1)北冰;太平;放射;中高周低(2)喜马拉雅山;阿拉伯半岛;湄公河 (3)中国;北京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亚洲地区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亚洲的地形、河流、人口等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A,B,C三条河流注入北冰洋,D,E,F三条河流入太平洋,G,H两条河流注入印度洋,可见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这反映出亚洲大陆地势的特点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 第一节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湿热 B. 光热充足 C. 高寒 D. 冬冷夏热
C 【解析】试题分析: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气温低,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就是高寒,湿热是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冬冷夏热是指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和日温差大,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A. 黄河站 B. 长城站
C. 昆仑站 D. 东方站
A 【解析】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长城站和昆仑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东方站是俄罗斯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南极洲的“世界之最”错误的叙述是:
A.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 B. 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一洲
C. 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 D. 动物资源最多的一洲
D 【解析】试题分析:所有经线都在南极点相交,所以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一洲,南极洲的纬度在66.5°—90°之间,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A正确;南极因海拔高、大部分被冰雪覆盖而成为世界上最寒冷、最干燥的一个大洲,B正确;世界上大部分的淡水都集中在南极的冰川之中,所以南极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南极洲虽然也有丰富的动物资源,但由于气候寒冷,相对于其他大洲来说,动物资源不是很丰富,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亚洲气候类型范围最广的是
A. 温带季风 B. 温带大陆气候 C. 热带季风 D. 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
B 【解析】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最大,地形上高低错落大,导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离海较远,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
A. 印度尼西亚群岛 B. 日本群岛 C. 马来群岛 D. 菲律宾群岛
C 【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位于亚洲的马来群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都属于亚洲,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 B. 快扩大耕地 C. 砍伐森林 D. 开垦草原
A 【解析】试题分析: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 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 B. 在降水稀少的高原地区,发展种植业
C. 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发展林业 D. 在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发展牧业
C 【解析】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在降水较少的高原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在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养殖业,故本题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