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我国南水北调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工程调取的水资源主要来自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海河流域

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调水的目的地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度湘教版八年级下3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其毗邻的C是________。

(2)B是 特别行政区,与其毗邻的D是________。

(3)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邻近港澳的优势发展__________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广东梅州梅江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图中它沟通的两大洋D和E分别是( )

A.印度洋和太平洋 B.印度洋和大西洋

C.太平洋和大西洋 D.北冰洋和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广东梅州梅江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亚洲气候图,回答下列各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气候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缺少高原高山气候

2.印度半岛以________气候为主( )

A.热带季风 B.亚热带季风

C.温带季风 D.热带沙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八年级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 ;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2)图中③表示的河流是 ;河流④上游水能丰富,被誉为“ ”。

(3)图中⑦表示的山脉是 ;图中⑧表示我国的 (海洋)

(4)图中⑨是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是( )

A.越南 B.俄罗斯 C.韩国 D.日本

(5)我国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_______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八年级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经济发展方式各具特色,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永恒的主题。读“黄河流域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读右图,以下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段甲水能资源匮乏 B.河段乙有凌汛现象 C.河段丙已成“地上河” D.图中水利枢纽①是三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自查八年级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高,雪山连绵 B.乙地地形平坦

C.丙地沟壑纵横,黄土层深厚 D.丁地有珠江注入,是我国内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福建莆田仙游县郊尾等五校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真真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真真所发微博错误的是( )

A.沿路线1领略了天山风光的美丽

B.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

C.沿路线3感受到了壮族和藏族同胞的热情

D.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

2.下列博文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甲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 B.乙地的采茶戏委婉动听

C.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 D.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年山东济南市商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现状,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A___________(填简称)、B__________(填全称)3个省(市)。

(2)根据上述材料找出“西三角经济圈”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中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