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黄河发源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最终注入渤海;它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河流;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解答 解:读图可知,(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最终在渤海入海.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个“天上”就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黄河干流呈现一个巨大的“几”字形,自西向东注入渤海.
(2)黄河上游流经我国的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建有龙羊峡、李家峡等大型水电站,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汛期来临时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黄河中游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3)黄河全长5464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流经我国的三级阶梯.
(4)黄河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塑造了银川平原,在内蒙古境内塑造了河套平原,这两个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
故答案为:
(1)巴颜喀拉山;渤;
(2)水能;黄土高原;地上河;洪涝;水土流失;
(3)二,“几”
(4)宁夏;河套.
点评 本题考查了黄河的地理知识点,读图记忆解答.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降水均匀,少旱涝灾害 | B. | 地处平原,地势平坦 | ||
C. | 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 D. | 远离水源,灌溉困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 B. | 耕地比重小 | ||
C. | 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 D. | 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