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国强降雨区预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广东、广西、江西、山西等省出现了暴雨
B. 受暴雨影响,珠江水位暴涨
C. 暴雨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 暴雨会大大影响小麦、甘蔗等农作物的产量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表示黑龙江省的_________市,B是云南省的________县.这条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这条线为界,__________ 地区人口密度大,________地区人口密度小。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_______的国家,实行___________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共有____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疆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自治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等温线曲折,主要是受_______因素的影响( )
A. 洋流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们平常所用的调味料——胡椒,是一种藤本植物,攀生在树木或桩架上。它只能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以上的热带地区,因此适合它生长的气候环境应是( )图中所反映的。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内蒙古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它的厚度总是有限的,在南下的过程中,遇到低矮的丘陵山地时,还能蜂拥而过,但是一遇到高大巍峨的山脉时,它就会受到拦阻,常常要停留一段时间才能越过或绕过山脉继续南下。在当地较强太阳辐射的“烘烤”下,冷空气迅速变暖,这样一来,越过山去的冷空气寒冷程度就大大减弱了。所以尽管最初冷空气可以冷到-40℃至--50℃,可是当它到达华南地区的时候已经大大增暖,并不能使当地的树叶变黄脱落,也不会使河面上出现薄冰。
(1)从上文中可看出,气候与______关系密切。
(2)西伯利亚的滚滚寒流在南下途中,会遇到______走向山脉的阻挡,因此山脉两侧的气温会有巨大的差异。
(3)我国中部有一座山,此山以北的地区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以南生长柑橘等亚热带水果;冬季河流不结冰,它是______,此山与_________附近是我国1月0℃等温线所经之处。
(4)列举经过此山一带的地理分界线(除题中涉及到的地理分界线外任意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内蒙古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家住上海的小明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甲、乙、丙、丁四条游览线路(如左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四条游览路线中,与右图地形剖面图相符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如果小明沿着丙线路旅游,将会看到植被如何变化( )
A. 森林-草原-荒漠 B. 森林-荒漠-草原
C. 荒漠-草原-森林 D. 荒漠-森林-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富乐国际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A. ①—维吾尔族一住窑洞,唱信天游 B. ②朝鲜族一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 ③蒙古族一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D. ④一苗族一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
A. 减少旱涝灾害 B. 增加光热
C. 不用修建水库 D. 雨热同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 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
C. 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
D.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