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及材料 1、材料 2、材料 3,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 它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下图为茶马古道路线(局部)示意图。
材料 2:茶有降脂、减肥、助消化、补充维生素等多种功效,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在高寒地区的藏族是全世界人均饮茶最多的民族之一,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材料 3:“茶之初,姓本蜀”,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一春心事在新荼”,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而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
(1)茶马古道东段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_ 地区,历史上“茶马古道”的兴起主要是因为_________ 。(选择填空,只填代表字母: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B.地形平坦,交通便利。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D.气候差异大,物产不同)
(2)茶马古道的起点分别是_________ 省的昆明和四川省的成都,目的地是_______自治区。
(3)历史上茶马古道运输主要使用骡子驮运商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选择填空, 只填序号:①与马、牛、驴、骆驼等牲畜相比,骡子耐力强,脚力快,适合驮运重物。②骡子自己能繁殖后代,数量多。③山路崎岖、道路狭窄,马车无法行进。④茶马古道开通时, 人类还没有学会驭驶马、牛等牲畜)
(4)判断下列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叙述是否正确。
A.长江中下游平原排水良好,最适合茶树种植 _________
B.茶马古道最险路段是穿越横断山脉部分 _________
C.唐代文学家陆羽所著《茶经》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代表作 _________
D.横断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使四川盆地春茶比江苏、浙江上市早 _________
(5)结合饮食结构简要分析藏区居民酷爱饮茶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答案】南方 A 云南 西藏 ① ③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西藏地区饮食特点为高热量高脂肪类食品,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产茶,因此,为了补充维生素、降脂、助消化,藏民酷爱饮茶。
【解析】
根据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藏两路。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进行分析解答。
(1)茶马古道东段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南方地区,历史上“茶马古道”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主要是因为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
(2)茶马古道的起点分别是云南省的昆明和四川省的成都,目的地是西藏自治区。
(3)历史上茶马古道运输主要使用骡子驮运商品,主要原因是与马、牛、驴、骆驼等牲畜相比,骡子耐力强,脚力快,适合驮运重物;山路崎岖、道路狭窄,马车无法行进。
(4)判断下列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叙述是否正确。
A.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不适宜种植茶树;在低山、丘陵地区适宜种植茶树,故错误;
B.茶马古道最险路段是穿越横断山脉部分,故正确;
C唐代文学家陆羽所著《茶经》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代表作,故正确。
D.秦岭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使四川盆地春茶比江苏、浙江上市早,故错误。
(5)藏区居民酷爱饮茶的主要原因:西藏地区饮食特点为高热量高脂肪类食品,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产茶,因此,为了补充维生素、降脂、助消化,藏民酷爱饮茶。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欧洲西部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是( )
A.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日本
B. 美国东海岸-北大西洋-英国-波罗的海
C. 美国东海岸-北大西洋-英国-地中海-南欧
D. 欧洲西部-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波斯湾、东南亚、东亚、澳大利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但近年来每年新出生人口仍达1500多万,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 自然条件好 D. 人口基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北京位于________平原的北部边缘,面向________海。
(2)北京众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________。从北京经天津一直延伸到上海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铁路。
(3)北京的经度大约是________(写出东、西经),纬度大约是________(写出南、北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