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如图为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甲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西南向东北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解: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可以判定图中甲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结合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精英家教网
材料一 据我国天气网报道:自2013年1月2日夜间开始,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冻雨,一些中小学还因此停课.
材料二 如图2所示为长江荆江河段,该河段特别弯曲.新中国成立后,在此河段利用洼地修建了分洪工程,完成了几处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培修加固了江防大堤.
材料三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长江中下游城市捆绑起来发展的战略,形成以武汉--南昌--长沙为核心的“中三角”大城市圈,联合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力争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1)结合材料一,在此次雨雪天气中,受灾最严重的省区有贵州、湖北、湖南、④
 
、⑤
 

(2)根据材料二,对荆江河段进行综合治理所产生的效益是
 
 

(3)结合材料三,贯通“中三角”南北的铁路干线是
 
 

(4)A、B两岛发展农业相似的有利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感知祖国:
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如图1,然后回答:精英家教网
(1)台湾省位于
 
地区,台湾省西面是
 
海峡.
(2)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最适宜卫星发射的天气是如图2中的
 

(3)图中A是航天员翟志刚的家乡黑龙江省所在的地理区域,它的名称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2008年11月,经过地质勘探部门一年多的努力,在我国著名的吐鲁番盆地,新发现一处预测资源量230亿吨的特大型煤田.吐鲁番位于我国B地区,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5)《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有这样一句话:“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其中,提到了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就是秦岭--
 
河一线,下面有关这条界线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一月10℃等温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B.我国800mm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
C.我国冬季河流结冰不结冰的分界线   D.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界线
(6)有一北京游客要参加辽宁某城市举办的冬运会,如果不考虑时间限制,他可以选择的最安全、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7)如果我们从兰州去上海,选择坐列车,列车走的最好线路应是
 

(8)一位武威游客准备在北京游览几天,请你为他介绍几个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
 
 
 
 
(至少4个).
(9)图3四幅气候直方图中,最能反映城市哈尔滨的气候特点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结合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我国天气网报道:自2013年1月2日夜间开始,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冻雨,一些中小学还因此停课.
材料二 如图2所示为长江荆江河段,该河段特别弯曲.新中国成立后,在此河段利用洼地修建了分洪工程,完成了几处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培修加固了江防大堤.
材料三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长江中下游城市捆绑起来发展的战略,形成以武汉--南昌--长沙为核心的“中三角”大城市圈,联合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力争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1)结合材料一,在此次雨雪天气中,受灾最严重的省区有贵州、湖北、湖南、④______、⑤______.
(2)根据材料二,对荆江河段进行综合治理所产生的效益是______和______.
(3)结合材料三,贯通“中三角”南北的铁路干线是______和______.
(4)A、B两岛发展农业相似的有利条件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